※知識補給站※
棗類
|
紅棗
|
南棗
|
馬牙棗
|
黑棗
|
顏色
|
暗紅色
|
烏亮透紅有光澤,顏色比黑棗略淺
|
烏亮透紅有光澤
|
烏亮透紅有光澤
|
形狀
|
呈橢圓形或球形
|
較瘦而修長
|
較瘦而修長,外形幾乎與南棗一樣
|
較胖而圓,整體形狀肥肥鈍鈍
|
質地
|
肉質較厚實,質地較密
|
肉質結實,捏之不易變形,口感軟糯煙韌;棗核帶有果仁
|
肉質鬆軟易爛,捏之容易變形;棗核為空殼
|
肉質結實,捏之不易變形
|
味道
|
香甜
|
棗味香濃,甜味充沛,沒有酸味
|
帶有酸味及煙燻味道
|
甜糯中或帶點酸味
|
功效
|
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
|
補而不燥,補血功效較紅棗高,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滋腎補肝、潤心肺、止咳嗽;相對黑棗,膩滯之性較低
|
無補血功效,會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傷胃,腸胃病患者慎服
|
補血功效較紅棗高,益氣健脾,滋腎補肝;燥性較低,但較為膩滯,腸胃功能較弱的人士不宜多吃
|
製造方法
|
用青棗生曬而成
|
用青棗經過加工浸泡、水煮、烘烤、日曬等等工序精製而成
|
經烘焙燻製加工製成
|
由紅棗燻製加工而成
|
※健康小提示:
棗類營養價值雖然很高,但不宜食用過量,亦應避免空腹食用。因為棗皮的纖維含量高,多吃容易脹氣,會引起胃腹脹悶,腸胃不適。尤其是腸胃功能較弱或者有便秘的人士,更不能多吃。同時棗類性質偏溫熱,濕氣重和血熱的人士(容易熱氣、喉嚨痛、生暗瘡的人士),都不宜食棗。此外,由於棗類的甜度高,牙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亦要慎服。基於各人體質有異,建議進食前最好先徵詢中醫師的意見。
※產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