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隨筆《糖尿病友問:「連續血糖監測能拯救什麼啊?」》
.
62歲劉姓糖尿病病友,得病16年,身高170,體重72公斤。飯前血糖78-150,醣化血色素常在7-8.5 %,腎絲球過濾率48。二年前患小中風,沒有明顯後遺症。
.
他在診間問:「辛醫師啊,外面候診區大海報『連續血糖監測(CGM)的大拯救』是拯救什麼啊?」
.
我答道:「CGM的臨床應用有十多年了,很多研究證實使用CGM病友的低血糖、高血糖昏迷、住院和白蛋白尿的發生率顯著下降了。這就是配戴CGM的好處,海報上以『拯救』來形容啦。」
.
驗血糖是控制好糖尿病的基本步驟,但是扎指頭測血糖(BGM)的疼痛讓糖友逃避驗血糖。
.
最重要的是BGM只能看到扎針那一瞬間的血糖,看不到其他時間的血糖全貌,所謂以管窺天,常常疏漏 #高血糖 和 #低血糖 的發生。
.
CGM儀的配載很容易,也不疼。可以用手機 隨時掃瞄血糖,看到一整天的血糖隨著三餐起伏。
.
大多數配戴CGM糖友都會驚訝發現不同食物的血糖差異很大,甚至300以上。
.
藉用 #智抗糖 數位連結,醫療院所可以立刻在電腦上看到糖友一小時前的血糖和上傳的食物,雙方可以及時修正食物種類和量的選擇,或者是藥物的調整。
.
我強調說:「調降高血糖是CGM的大優點,但是發現隱藏的低血糖更是一個很重要的好處,立刻調整會造成低血糖的藥物,這麼處理往往是在不可預測的時機救了一命。」
.
低血糖是糖友的夢靨,在白天比較容易發覺,但是未察覺或未檢測出的低血糖也不在少數。
.
在半夜發生的低血糖更不可能察覺了。所以低血糖誘發的交感神經反應引起血管收縮,造成致命的 #腦中風 和 #心肌梗塞 發作,常常是糖友猝死的主因。
.
低血糖的重要性逐年被重視。在去年2023年美國糖尿學會出版的「糖尿病標準照護指引」,低血糖只是第6章「糖尿病控制目標(Glycemic Goals)」的一小節。
.
但是在剛出版的2024年糖尿病照護指引第6章的標題已改為「糖尿病的控制目標與低血糖(Glycemic Goals and Hypoglycemia)」,並在文中建議:具有低血糖高度危險的糖友應配戴CGM(A級)。
.
劉姓糖友最後問道:「辛醫師啊,我是不是也來配戴CGM?」
.
我笑著回答:「A級建議😄!」
.
.
.
辛錫璋
記於民國112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