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歲的男性糖尿病友進到門診坐下就說:「教授,我有來聽你的演講呢!」
👨🏻⚕️:「真多謝你,大家都戴口罩,認不出你呢!」
他參加的是今年四月在 尊德診所 舉辦的 糖尿病衛教講座 ,我分享了《糖尿病藥物的選擇和安全》。
他很開心地説:「我知道了你為什麼開 #腎臟排糖藥(註一)給我,是因為我心臟裝了支架,對不對?」
👨🏻⚕️:「是啊,你說得很正確。」 我繼續說:「從2015年開始,陸陸續續很多篇國際大型研究發表 腎臟排糖藥 能夠減少糖尿病友之 心臟血管疾病 、 心臟衰竭 和 腎臟功能不全 的進行和死亡率。所以歐美糖尿病學會建議將這藥物選為雙胍類之後的第二線用藥(參看附圖)。」
🙋🏻♂️:「這三四年來我的體重瘦了三四公斤左右後就一直維持。我已經很注意飲食和運動。」
我笑着回答:「是啊,如果飲食過量,腎臟排糖藥也是沒有效的。很多人服用這種藥但是飲食不節制,血糖反而增高。」
我順便告訴他:「還有一種藥,昇糖素類胜肽-2接受器類似物(GLP-2RA)也是 和腎臟排糖藥有相同的療效,也被建議為這些病人的第二缐藥物(參看附圖)。」
他確實瞭解那一天演講的目標,興奮地說:「醫師,我也想起來了!幾年前你停掉 磺胺尿醯藥 ,是怕我發生 低血糖 !」
聽到他馬上融會貫通,我有點驚訝地回答:「是啊,你那時應酬真多,飲食量不定,最容易發生低血糖,誘發死亡率。低血糖不自覺正是我們最擔心的😨」
第二型糖尿病 抗高血糖藥物的選擇,歐美糖尿病學會雖然著重在心腎血管共病和藥物副作用(低血糖和體重過輕重),但還是不能忽略高血糖的發生原理。
大多數第二型糖尿病友會出現 胰島素抗阻性 ;緊接著胰島素分泌逐年減少,腸泌素功能和分泌也減退,腎臟的葡萄糖再吸收增加,血糖上升更高。依據這些高血糖發生的機轉和藥物的藥理作用,才能有效而安全的選擇抗高血糖藥物(註二)。
辛錫璋 記於民國110年5月14日🖋
註一:這邊提到的腎臟排糖藥是鈉-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2抑制劑。
註二:以下為附圖中出現的藥物做補充說明。
💊磺醯尿素類(SU):主要經由刺激胰島素分泌來降低血糖。這類藥物和注射胰島素過量會導致低血糖。
💊二甲雙胍類(Metformin):能夠抑制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和減少胰島素抗阻性。
💊阿發-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可以在腸道抑制多醣分解為葡萄糖,減少葡萄糖的吸收。
💊Thiazolidinedione(TZD):能夠降低糖尿病的胰島素阻抗性。
💊美格替耐類(Glinides):能迅速刺激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有低血糖的副作用。
💊二肽基酶-4抑制劑(DDP-4 I):能夠抑制腸泌素分解酶,延長腸泌素在血液中的濃度,在進食時DPP4-2 抑制劑能夠加強胰島素分泌。
💊鈉-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2 抑制劑(SGLT2-I):能夠抑制腎小管之鈉-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2對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從尿液排出。
💉胰島素注射劑:皮下注射後進入血液,能夠降低血糖。有低血糖的副作用。
💉昇糖素類胜肽-2接受器類似物(GLP-2RA):經皮下注射後會依照血液葡萄糖濃度分泌安全量的胰島素,也會減少食慾,明顯降低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