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膚健康好氣色,水漾醫美光采您~
壓力大、熬夜、免疫力低下 都有可能會感染
帶狀疱疹是由水痘病毒所引起的,曾長過水痘的人,都有機會得到。小時候長水痘痊癒之後,水痘病毒不會消失,而是躲到神經節中,等到有一天身體的免疫力突然下降得厲害時,病毒就有可能會出來做怪,以帶狀疱疹的形式發作,十分的惱人。
老人家是最容易得帶狀疱疹的族群,因為身體的免疫機制逐漸衰退,再加上常會有其他慢性疾病,對病毒的壓制能力也較低,即使只是感冒就可能因此長出疱疹。
年輕人得到帶狀疱疹,則多半是因為某段時期壓力大或缺乏休息,使身體免疫力降得太厲害,讓病毒有機會再活化。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學生連日熬夜念書、趕報告,或上班族因為加班、作息不正常而導致,其他像是心理壓力、重大打擊或住院、開刀等也有可能。
玩得太累、體力消耗過多,也要小心樂極生悲。每逢春節假期,有人熬夜通宵打麻將,幾天後身上就開始冒出水泡,假期後半段都在生病。還有位國中生,每天打球4、5個小時,體力透支,強力運動後也沒有食慾,長出帶狀疱疹,被醫生囑咐一定要多休息、吃好、睡好,修補免疫力。
帶狀皰疹發作時的症狀:
1.劇烈的疼痛。
2.密集呈現帶狀排列的小水泡(這也是被稱作帶狀泡疹或皮蛇的原因)。
3.通常會侵犯在單側的特定感覺神經支配區域內,而不是全身到處長。
神經會時不時抽痛
帶狀疱疹長出來的前三、四天,身體會先出現疼痛的感覺,覺得特別疲累,有點類似感冒的症狀,幾天後身上才長出帶狀分布的疹子,這時最好盡快至皮膚科檢查。
因為疱疹病毒從神經節跑出來時會傷害神經,讓患者不時地感到神經痠痛或抽痛。
曾有發作在腰上的患者,誤以為腰部痠痛去看復健科,也有人是腹部周圍抽痛,以為是盲腸炎。
之後開始冒出紅疹,也容易讓人誤以為是皮膚過敏或蕁痲疹,直到紅疹突然變成一片片水泡、疼痛也愈來愈嚴重時才就醫。
疱疹特效藥 5天內吃才有效
專門對付帶狀疱疹病毒的口服藥Acyclovir(艾塞可威),能減輕疱疹的症狀,不過醫生提醒得把握時機吃才會有效。
這種口服藥無法清除病毒,只能趁病毒還在發作時,阻止病毒持續繁殖、擴散,以減少神經被破壞的程度跟水泡的範圍。因此要在病毒剛跑出來的時候吃,大約是疱疹開始冒出的5天之內,效果最好。
若超過關鍵期,即使吃藥也沒有幫助,「因為病毒已經打完仗了,接下來就只剩凌亂的戰場,重點就是要修復清理善後,也就是把傷口照顧好。」
如果水泡長在眼睛、額頭、頸部、生殖器或肩椎附近的患者,就要擔心病毒可能侵犯到周圍的重要神經,引起腦炎、角膜炎、膀胱損傷、排泄困難或甚至失明等嚴重之後果。
大多數的人長了帶狀疱疹後,只要好好休息,並小心照顧水泡,通常約3~6週就會好。這段期間要儘量讓水泡保持乾燥,並避免水泡破掉而引起感染。
如何對付疱疹後的神經痛?
值得注意的是,當疱疹完全好了以後,仍有些人會不時感覺發作的部位會有陣輕微的麻、刺感。
有些人疼痛情況嚴重,甚至感覺比復原前更痛,這種症狀稱作「疱疹後神經痛」,根據統計,平均每三個老人就有一個會出現這種情況。
神經被病毒傷害後感覺功能會變得異常,有些人只是神經較為敏感,但有些人控制痛覺的神經構造被破壞,因此時不時的感到疼痛或抽痛。
大腦除了會記憶資訊,也會記住疼痛的感覺,一但記住了這種感覺,日後即使神經沒有被刺激,大腦也會習慣性地想到這種疼痛。反覆讓疼痛神經被刺激,也可能會讓神經組織受傷。
學會正確對待疼痛,有助減低日後疼痛的機率。當疼痛的感覺影響到生活作息時,就要使用藥物來控制。若服用一般止痛藥效果不好時,就要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了。
帶狀疱疹不是單純疱疹?
單純疱疹的病毒是由「單純疱疹病毒(HSV-1)」所引起,一疲累就會復發。常見發作位置是在口、唇附近,面積小,只有水泡地方會感覺刺、癢。
帶狀疱疹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所引起,一生多只會得一次。多半長在胸、背、腰、腹部或肩膀等胸椎神經分布的區域,因為病毒是沿著神經節往外冒出,會在皮膚上造成長條、群聚的大面積水泡,就像一條「皮蛇」,並造成身體疼痛。
帶狀疱疹會反覆發作嗎?
不太容易。身體再次接觸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時,免疫系統同樣會再激發出一次抗體。一個人通常一輩子只會發作一次,或者是年輕時得一次,到老時再得一次、所以最多兩次。
至於哪些人容易得到帶狀皰疹呢?根據研究,以下的族群有較高的機會發病:
1.年齡 50 歲以上。研究指出 10 歲以下小孩跟 80-90 歲的老人相比,老的發生率是小的 10 倍以上。研究認為如果你活到 85 歲,那大概有 50% 的機率會長過帶狀皰疹。
2.外傷。特別是頭部的外傷較有機會誘發頭部的帶狀皰疹。
3.癌症。
4.慢性腎臟病。
5.慢性肺部疾病。
5.壓力或疲憊。
6.免疫力低下: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器官移植、愛滋病等…
帶狀皰疹如何治療?有後遺症嗎?
帶狀皰疹的治療原則是:緩解症狀、避免後續細菌感染、避免嚴重後遺症。
通常帶狀皰疹發作的最初期症狀,會在單側的身體或者臉部出現酸麻、抽痛,不容易形容那樣的感受,有些人會提到燒灼的感覺,也可能同時發生類似感冒的頭痛、疲憊甚至輕微發燒。通常 2-4 天左右會開始出現皮膚紅疹,接下來會進展成水皰、再進展為膿皰。
帶狀皰疹發作後多數會自行痊癒,但如果是長在臉部、耳部、生殖器的風險就比較高,另外也可能產生帶狀皰疹後的神經痛。
長在眼睛附近的帶狀皰疹會擔心影響到三叉神經的眼支,有可能發生眼睛的併發症,例如結膜炎、角膜炎或葡萄膜炎,最嚴重可能導致失明。因此如果侵犯到眼睛周圍的帶狀皰疹,務必要請眼科醫師協助評估喔!
長在耳朵的帶狀皰疹要擔心傷害到顏面神經影響表情,也可能影響耳朵的聽覺和平衡覺。
長在生殖器附近的帶狀皰疹要擔心影響神經叢,可能引發後續的排泄功能障礙。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最常見的併發症。通常年紀越大的患者發生機率越高。疼痛的時間可能長達好幾個月,嚴重的人甚至會長達數年。痛起來常會像是被電到那樣的感覺。(在一項研究中,年齡大於 50 歲的患者發生神經痛的機率是年齡小於 50 歲的 27 倍之多!另一個研究則指出,成人有 18% 可能有神經痛後遺症,但超過 79 歲的老人則有 1/3 會有神經痛。)
傷口照護不佳,或者是免疫力較低的年長者,可能會繼發性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帶狀皰疹如何預防?打帶狀皰疹疫苗有用嗎?
在台灣,水痘疫苗是在民國93年開始公費全面施打,因此如果你是在門國93年之前出生的,有很高的機率(超過90%)得過水痘,許多人都可能有水痘病毒潛伏在身體的神經節中。多數的台灣成人都是可能發作帶狀皰疹的。這個疾病跟年齡還有免疫兩大因素最有關,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可以做的預防方式:
1.規律作息時間,避免熬夜。
2.適當排解生活與工作的壓力。
3.正常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
補充B12來保護受損神經 避免神經痛
一般急性治療,醫生會開消炎止痛藥以減輕急性疼痛,但若長期服用, 有可能對胃腸造成傷害。患者可以多進食含維他命B12 食物或直接服用維他命B12 來修復損壞了的神經線。
據醫學研究顯示,維他命B12是神經線不可缺少的營養。很多病人患上與神經線相關的疾病,都是因為缺乏維他命B12。維他命B12分為活性和非活性2種,而活性維他命B12較快被身體吸收,藥效較快顯現,能舒緩受損神經線引起之痺痛、剌痛,亦有效修復及強化神經線。
平時可以多攝取含有維他命B的食物,例如燕麥片,糙米,魚,葵花子,動物肝臟等。
Q&A
1.帶狀疱疹疫苗的施打時機什麼時候適當?痊癒後1~2週後皆可施打疫苗。
由於是活性疫苗,所以一定要等帶狀疱疹完全痊癒候,在進行施打。
2.有哪些人需要施打?反覆發作、長時間免疫力下降的厲害、50歲以上老年人,都建議進行施打。
禁忌: 原發性或後天性的免疫不全狀態,免疫抑制治療 ( 包括高劑量的皮質類固醇 ), 未經治療的活動性結核病,懷孕,蟹足種體質,曾對此疫苗的任何成分 ( 包括明膠 ) 產生過敏反應者,皆不適合施打疫苗。
3.施打疫苗後會不會有副作用?接種疫苗後請稍坐休息並觀察 30 分鐘,若無不適症狀時再離院。
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 施打部位的紅斑、疼痛、腫脹、搔癢、血腫、溫熱感、硬結, 另外頭痛與四肢疼痛也蠻常見。
較少見的副作用包括: 過敏反應, 水痘, 發燒, 暫時性注射部位淋巴結病, 如果症狀持續或更嚴重請立刻就醫!
4.疫苗的作用時間能持續多久?7~10年(疫苗作用時間,因個人體質而異)
施打疫苗後,有7成的人不會發病,另外3成就算發病,症狀也可減輕7成左右。
5.帶狀疱疹會傳染嗎?不會。如果家中有嬰幼兒、孕婦,帶口罩且盡量避免直接接觸水泡,至痊癒為止。
參考文章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5358&&fullpage=true
https://www.medpartner.club/herpes-zoster-treatment-prevention/
https://peripheralneuropathies.wordpress.com/tag/%E7%B6%AD%E4%BB%96%E5%91%BDb12/
口服皰疹藥
原則:是一種抗病毒藥物,適用於帶狀疱疹、復發性生殖器疱疹。
注意事項:
預約專線:02-29267858
https://www.facebook.com/skin5858/ http://www.skin-cos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