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答
【打枉死城】
俗以刑死或縊死自殺者,將被幽閉在陰間枉死城中,應由道僧超度,救其亡靈,故稱開枉死城。
【何謂告靈儀式】
神主牌位入座奠禮場後,由司儀帶領家眷人等向魂帛祭拜,並主持告靈儀式,口唸:「繫維中華民國○○年○月○日(農曆歲次○○年○月○日)之良辰吉時,孝男○○等率陽上孝眷人等列跪靈前,引香為儀,敬奉花、果、時饈(素餚)之凡儀,謹為先父(母)行喪奠之禮,孝思淒然,躬身獻奠;奉香列跪,恭請父(母)靈,魂駕以降,受祭還山,跪稟敢告兮,俴伏乞靈駕登堂,是祈尚饗!有請○○○,正魂登堂」。【覆旗儀式】
於大殮蓋棺後,由治喪委員五人代表,一位為主祭,另四位為覆旗官,由司儀引領流程:◎覆蓋○○○○旗典禮開始
◎主任委員及覆旗委員就位
◎奏哀樂
◎上香獻鮮花、獻果、獻酒、恭讀祭文:
「繫維○公○○同志,功在○○,鞠躬盡瘁,碩德貽徽,典範長昭,茲今由○○委員等一同為您舉行覆旗儀式,飾終令典,維謹維恭,鳴◎呼哀哉!尚饗!」
◎覆旗委員請由左、右側入幃
◎覆旗、奏崇敬樂
◎覆旗委員行慰靈一鞠躬禮
◎覆旗委員請復位
◎主祭者及覆旗委員行三鞠躬禮
◎孝家答謝、禮成
◎哀樂
【如何選擇亡者晉塔座向】
選擇晉塔方位可依其生肖判斷:鼠、龍、猴:大利方為座西向東、座北向南,煞方為座南向北。
牛、蛇、雞:大利方為座南向北、座西向東,煞方為座東向西。
虎、馬、狗:大利方為座東向西、座南向北,煞方為座北向南。
兔、羊、豬:大利方為座北向南、座東向西,煞方為座西向東。
【何謂寄飯】
因為神主牌位返主回家後,依習俗初一、十五仍要捧飯至對年,如因家中生活作習無法配合,故委請師父行寄飯禮,須準備少許之柴、米、油、鹽、醬、醋、茶即可.【何謂寄庫】
做尾七時圍庫錢時需多燒一些,以作為寄托死者轉交給其他較早過世的親屬,此稱為「寄庫」。【何謂拜腳尾飯】
其意是讓亡魂在冥途中免受饑餓,祭飯供亡魂食用,才有力氣趕赴陰間報到。於亡者腳邊放置白米飯一碗,飯上放一枚熟鴉蛋(若臨時沒有熟鴨蛋也可用皮蛋替代),並直插筷子一雙。故民間嚴禁小孩吃飯時將筷子直插在飯上,就是類似拜腳尾飯,有不祥的感覺。【為何夜晚不引魂】
傳統認為午夜十一點後,陰氣較重又佈滿孤魂業障,深怕於晚間招魂不知是否真能招到原主,但中部地區(彰化、南投、台中區域)除外,不分白天夜晚照常引魂.【何謂封釘及其意義為何】
蓋棺儀式時將棺木四個角釘住即所謂「封釘」,用四根長釘釘在棺柩四個角,然後將子孫釘輕輕地釘在棺頭上。【生日忌】
在亡者生日當天供奉祭品,也有人拜蛋糕。【沖喜的習俗為何】
百日內結婚,又名「順孝娶」【何謂答紙禮】
喪家逢三五旬及尾日,必有開祭,祭後將祭品:龜粿、魚仔、鹿仔、豬肉等物,分別贈送親朋好友,表示感謝,俗稱「答紙禮」。【土葬穴需擺那些東西】
一般會委請造墓工人,在靈柩入壙前,可於壙中多放些雄黃及木炭.【金炮燭有何用意】
以往出殯後都會發給鄰居春干、?菜、發粿等吉祥示吉,但現今己慢慢改用金炮燭取代之,用意也是期許其帶給人們吉祥避凶之用。【割鬮】
在入殮蓋棺前,將一長麻繩繫於死者身上,遺族人等可一起參與,並手持清香及數張小銀,重疊於麻繩上,以序排成一排,並在其上「哈」一口氣,在身上或有病痛處做擦拭樣,此時道士口唸吉祥話,並將麻絲依序一一斬斷,然後各人將手中所持物品全數燒化之.俗稱可與死魂斷絕往來,並將參加儀式人員的病痛一併帶走.【各種被子之分辨說明】
◎往生被(陀羅尼經被):人未過往時蓋至病危者下巴。當人已往生後則蓋至亡者額頭,其意是怕孤魂野鬼侵入軀體。最後如火葬則將其放入骨罐內(如土葬則蓋其靈柩上隨同內壙即可)。◎蓮花水被:俗稱「上下被」,置於最亡者身上,視同棉被用。
◎卍字被:被上有108個卍字。
◎蓮花被:在卍字被上共有108個卍字,在其108個卍字上分別縫上1朵蓮花,所以會有108朵蓮花,又稱為「棺被」。將其蓋於靈柩上。但現今殯儀館幾乎都有規定只准火化棺木,蓮花被不可同靈柩一起火化,一般的禮俗是會將卍字被,在棺木進入火葬場前收起來,然後由家屬拿到金爐處火化。
◎子孫被:通常是外省人及客家人使用,但客家人不限於至親才可送,數量為單數且兒子的要放於子孫被之最上層,也就是父親或母親往生時,孝男、孝女每人需準備一條被子,蓋在往生者身上,一樣視同棉被使用。
【如何燒化紙錢】
一般亡者都是燒化銀紙,但目前市場上充斥者相當多樣的產品,有金條、元寶、美金、信用卡等替代品,見人見智,仍依家屬之認同為依據,但習俗中有提到燒其銀紙予亡者,並不是直接給他,而是提供其「過路費」,傳統要給他的金額稱為「庫錢」。而拜神明仍然維持傳統燒化金紙,如壽金、刈金。然正統佛教並不提倡燒化紙錢。【有那些禮數紅包要注意】
封 釘:師父(600);男喪給叔伯、女喪給母舅(1200以上)燒紙紮:師父(1200)
求 飯:師父(1200)
祭 棺:師父(1200)
收禮金:收禮人員(600~1200)
開 車:幫忙開車人員(200~1200)
【起煞】
在移水舖、移棺、除靈時因有煞氣,故需備鹽米一碗,並手撒鹽米時口唸:「天煞歸天去、地煞歸地藏、年煞歸年佐、月煞歸月方、天無忌、地無忌、年無忌、月無忌、日無忌、時無忌、萬事無忌、凶神惡煞退出外鄉里」。
【開鑼成服吉話錄(客家習俗)】
客家人有出殯前做功德之儀式,因客家人於功德前開鑼後成服,此舉男歿由叔伯主持,女歿由母舅主持,長男跪向廳外雙手向後接取孝服,主持開鑼儀式者並口唸吉祥話,家屬須致贈紅包.◎鑼聲若響透天庭 子孫世代大吉興 功德自在為薦祖 子孝孫賢代代興
◎天清清兮地靈靈 鑼聲若響眾神臨 眾神下降助功德 迎得祥雲大吉利
◎東方甲乙木 西方庚辛金 南方丙丁火 北方壬癸水 中央戊己土 五路大富貴
【三進三出祭拜禮】
由客家宗親同姓者擔任司儀,帶領孝男先告靈、告祖、告天,向往者上香、獻花、獻果、奠酒、三叩首後,繞其牲禮桌一圈,此動作要行三次,其間由宗親司儀口唸祭文,此儀式又稱(三進三出祭拜禮)。【客藉家公奠禮】
家祭前客家宗親先舉行「遙祭」,再由同姓家眷祭拜後,再由直系卑親屬祭拜,家奠結束則指派人員行「誄詞事略」,再指派人員行「致答謝詞」,公祭開始時要行「鳴炮禮」,緊接由遺族上香行「三獻禮」後,宗親代表獻花、外家親友獻果、民意代表獻酒,最後則照正常流程邀請公奠團體祭拜.【點主】
點主就是替神主牌開光,其意是將亡者三魂中的一魂招引進入神主牌之意,由道士或地理師充當點主官,俗謂行點主者可為子孫求得吉運。喪家所準備的神主牌上主字先寫成王字,點主時點主官以紅筆點一點,再以墨筆點上一點便成主字,兼具有為神主開光之作用。此為客家習俗,替神主牌開光,必須於豎立牌位是就要告知師父,以利於牌位上書寫「某某某之神王」,於祀后土後行點主禮,如火葬則於出殯奠禮時行之亦可,所謂「主」是指神主,大部分由道士、地理師、族親或德高望重之人士舉行儀式,家屬人等齊跪,由長男背向墓或禮堂跪下,雙手向後捧神主牌位,由點主官手執硃筆,告向天一指,然後由每人「哈」一口氣,口唸吉祥話,家屬並應聲「有喔!」.其吉祥話語如:
◎請開硃筆昌昌,日月接三光,指日高升;孔聖賜吾文昌筆,點天天清,點地地靈;點左眼清,右眼明;點左耳聰,右耳敏;點人人長生;點主囝昌盛;吾今硃筆寄在斗(插在墓),代代子孫千萬口(齊興旺).
◎硃筆蒼蒼,明明接三光,指日高升,科甲聯登;孔聖賜吾文昌筆,一支硃筆對天庭.點天天清,日月光明,點地地靈,草木蒼生;點人人長生,點左眼光,右眼明,左耳聰,右耳敏.點主主顯靈,囝孫昌盛,東西南北田園興,世代子孫做公卿.吾今把筆寄在斗(插在墓),代代子孫千萬口(齊興旺).
◎指日高陞,一氣呵成,點天天就清,點地地就靈,點耳耳就聰,點目目就明,點人人長生,點主主分明,點王為主,世代永明。唱畢,將「神王」用黑筆為上一點,成為「神主」.
【抽褲】
客家禮俗在入殮時,可在此時依家中兒子數量,另行準備亡者數套衣褲,於大殮蓋棺時做抽褲儀式(俗稱汝得衫,吾得褲).【子孫被】
在入殮時,每位兒子要準備棉被給亡者蓋上,親疏者蓋其下,依序蓋至親密者.【起靈祭禮儀式】
此為外省例,在發引棺木至火、土葬區時,恭請所有在場人員一同參與,並推派一位人員就主祭位,進行團體公祭,由司儀代讀起靈祭文:男用:「繫維○公○○府君,厚德慈仁,(福壽全歸),緬懷遺德,悵感至深,飾終令典,維謹惟恭,苡今奠禮已成,即刻奉移靈柩至○○墓園舉行安葬大典(或至○○火葬場舉行火化大典),事恭維勤,親友執紼,非常哀榮,黃道吉日,敢告啟靈,鳴呼哀哉!尚饗!」女用:「繫維○母○太夫人,賢德慈仁,(福壽全歸),緬懷風範懿德、愴感至深,至今奠禮已成,即刻奉移靈柩至○○墓園舉行安葬大典(或至○○火葬場舉行火化大典),程途夙懈,事恭維勤,維謹惟恭,今取黃道吉日,敢告啟靈,鳴呼哀哉!尚饗!」
【何謂三獻香儀式】
此為外省例,在家祭第一拜時,由司儀引導家屬進行三次上香後,緊接獻花、獻箸、獻饌、獻栥盛、獻觖禮,第一拜後其餘拜法則照正常程序進行.【求飯(乞米)】
亡者於晚飯食完後身故18:00~~23:00過往,在中國習俗表示把子孫的飯、菜都吃光了,沒留東西給子孫吃,子孫需向亡者求些飯菜回來,求有子孫們日後多些食祿吃穿,所以才請師父做求飯儀式,請亡者留一餐給子孫吃。當往者於晚餐後過往時,部份傳統地區會有求飯之儀式,則準備須準備(米、水桶、碗一束、筷子一打、湯匙一束)各房一份、一鍋飯、春仔花、刈金、一份水果,向天祭拜以求子孫有飯吃.此舉乃是有人認為往者如於晚餐後嚥氣即最不照顧子孫,吃完三餐即過往,如在早晨過世比較疼子孫,而如在天亮前過世者就是為子孫「留三頓」,在中國傳承孝道五千年至今,在傳統習俗中仍然可發現一些違反倫理及相互矛盾之行為,父母哺育兒女一生,得來如此之影射,實為不值.此習在現今社會進行則令人啼笑皆非,而且違反倫理道德,應加以去除.就好比習俗中壽衣要將口袋縫合,怕往者將錢財帶走,但又要燒紙錢、庫錢、紙美金給他,如此矛盾之行為,也令人無法相象.
【壓棺位】
請有德者為之,將十二粒紅圓(閏年則再加一粒)、發粿以圓盤放之,當靈柩起靈後置於原靈柩處,象徵重振家聲之謂,喪家要致謝紅包。或用餅乾、水桶及碗筷等各備十二份,亦有用石頭十二粒等,其意均是團圓昌發。壓棺位的物品大致有碗、筷、紅圓、十二粒丁仔發粿(閏年加一粒。以求添丁發財)、春仔花、燭、香、一斗二升之米、烘爐、清水、鐵釘、硬幣、火夾、木炭、桶箍等,各種物品都有含意,烘爐表示旺盛,十二碗菜表示子孫不愁吃食,發粿有發財的意思,米桶、桶箍表示家族團結團圓的意思,至於殯儀館治喪者,就無此習俗了【迎靈前佛前上香】
一. 家屬代表 上香
二. 請大家以恭敬虔誠的心,跟著我默念:「恭請阿彌陀佛與諸大菩薩蒞臨○○禮廳法會會場,佛光普照,生者 消災免難;離苦得樂,往者 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蓮品高昇;還入娑婆,廣度眾生.」 收香.
三. 請全體向上禮佛三拜,第一拜「合掌 拜,請跪,頂禮 請起」,第二拜,「合掌 拜,請跪,頂禮 請起」,第三拜「合掌 拜,請跪,頂禮 請起」
四. 家屬請合掌,請跟著佛號聲誦念佛號:迎靈【起佛號】
【誦經】
各位大德、至親好友,在○○菩薩的家奠禮前.請大眾全部起身,請大家以著恭敬虔誠的心,跟隨法師及蓮友菩薩們的帶動,我們一起來誦念,來恭送一位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陀,往生極樂世界,請全體面向走道,請雙手合掌.誦經過程若有身體不便者,亦請坐著誦念亦可.
【禮請法師】
一.恭請上○下○法師率蓮友菩薩們誦念
二.呼..禮.請.法.師「請起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三.等法師及蓮友就定位後.止佛聲,全體轉身向上「將麥克風交給法師」
四.誦念完畢,感恩上○下○法師及蓮友們帶動家屬完成誦念儀式,並將此功德迴向○○○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品高昇.
【致答謝詞】「家屬站成一排,面向來賓」
各位大德,各位至親好友,今天是○○○菩薩佛化告別奠禮,承蒙各位在百忙之中,撥駕前來參加這場法會,司儀在此僅代表家屬向各位來賓親友表示十二萬分的謝意,同時也因為家屬在服喪期間,不方便一一登門致謝,所以今天特別在此利用這個機會向各位大德、來賓親友、表達感謝之意,同時也感恩法師及蓮友菩薩的帶動及各位來賓親友的蒞臨,才使得今天的這場法會顯得更加的莊嚴與殊勝,現在就請全體家屬向來賓親友及蓮友菩薩們鞠躬致謝「請鞠躬」同時誠心祝福各位女士、各位先生,身體健康,事事如意,阿彌陀佛.
【公奠禮之前】
各位大德、各位至親好友,今天家屬所舉行的這場法會,完全配合法鼓山 聖嚴法師所倡導「提升人的生活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以現代人的立場,佛教的信仰,保持倫理的精神,在簡化,節約,惜福,培福的原則下,來舉行這種以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自然環保來淨化人心,淨化社會風氣的做法,實在是有著無比殊勝的帶頭與示範作用,這樣子的功德可以說是無可限量的,同時也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如同聖嚴法師所開示的,以佛教的觀點,對生命的過程來看「人生的結束,雖然不是喜事,但也不是喪事,而是一場莊嚴的佛事」.因此現在就請各位大德,各位來賓親友,等一下在公祭時,請大家以著安祥,寧靜的心情來與○○○菩薩做告別,相信○○○菩薩在眾親友佛號聲中,必定會如願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公奠禮】-
【瞻仰儀容】
現在請家屬依序入內瞻仰儀容,如果要看○○○菩薩最後一面的來賓親友,也請跟隨家屬瞻仰儀容,等一下在瞻仰儀容的時候,請務必收拾起悲傷的心情,如果您現在悲傷,難過痛苦,對○○○菩薩一點幫助也沒有,反而會增長他對這世間的掛礙,執著及捨不得,甚至會妨礙他往生的方向,因此現在就請各位家屬,以著祥和寧靜的心情,隨著莊嚴佛號聲中,我們一起誦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來為○○○菩薩祝福,祝福○○○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品高昇.
【啟靈說法】「安排家屬站在禮堂中間」
各位家屬,等一下到火化場的時候,可能會很吵,很亂,因此在○○○菩薩啟靈前,火化之前,司儀要為您轉述聖嚴法師所訴的佛法.「請雙手合掌」
○○○菩薩與法界眾菩薩,現在請靜靜的來耹聽我轉述幾句佛法,我們共同來做個勉勵.佛說;我們凡夫世界的心理現象是生;住;異;滅;無常的,生命現象之生死流轉,六道輪迴不已,物理現象之山河大地以及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森羅萬象亦是成;住;壞;空,所以這世無有一法是永遠存在,永恆不的,所以說肉體的生命是短暫的;無常的,而功德的法身慧命則是無限及永續的,因此唯有在生之時,利用這個色身,一方面修福修慧,成就不敗的功德,累積往生佛國淨土的資糧,才是一件最妥當安樂的事情,往生之後,當然要把這無用的假體化為灰燼,還歸四大,○○○菩薩現在已經為您說破,請您放下這人世間的種種,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一心歸命西方極樂世界,同時也要將今天所有誦經;持咒;念佛;禮佛;拜佛的功德,全部迴向給菩薩您與法界眾菩薩,仗佛慈悲願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品高昇,得不退轉,還入娑婆,廣度眾生成就無上佛道.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