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艾楊格瑜伽?
是由印度瑜伽大師艾楊格(K.B.Siyengar)創立教授的以哈達的習練動作為基礎,結合人體解剖學、人體科學,注重人體的正確擺放,生理結構,骨骼肌肉的功能,姿勢的精準,練習的順序,與適當的輔助器材相結合,以及公開介紹呼吸法的特色。並且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獨特風格的瑜伽派系。
習練對象
其實艾楊格瑜伽適合所有人群的習練,對於身體僵硬、初學者、其他哈達習練想要更深入瞭解瑜伽動作解析的精進人群,可以在習練艾楊格瑜伽過程中會感覺更加明顯。
練習者透過實際的習練和親身的實踐與規律的自修,來尋求體位法的意義。艾楊格瑜珈非常強調體位動作的精準,有矯正和恢復身體的效果。很難想像如果哈達瑜伽中沒有Iyengar的貢獻會變成如何,尤其是在對每一體位法精確詳細的解釋及有系統的連接,他的研究進入到治療的應用,其多階層及精確嚴格的訓練系統深深的影響後來的瑜伽師。
輔助工具的使用
不瞭解艾楊格瑜伽的人會認為他的特色就是使用輔具,也有其他定義者說輔具運用多了就會依賴而無法獨立的完成體式,這都是對於艾楊格瑜伽的誤解。輔具只是艾楊格瑜伽的特點之一,也是與傳統瑜伽的最大的不同。在習練中使用輔助工具會產生適當的壓力,是神經系統處於正確的平衡、節奏以及和諧的震動之中,從而幫助關節、肌腱、纖維正確地調整歸位。有時候需要藉助工具完成相應的體位練習,不僅更安全感,而且會讓看起來遙不可及的動作不再複雜,從而使不同身體程度的學員同樣受益。經過長期的輔助工具的練習,盡可能的挖掘身體的潛力,最終脫離輔助工具。
一個想法說:我要開始進行了;而另一個不分的腦袋是躊躇、猶豫的。或許是因為害怕,是什麼引起害怕?我們的心在玩三種花招:一個部分想要往前;一個部分又不願意改變;一個部分在製造恐懼。我非常訝異,我們都非常擅長生產壞思想。我想說的是,我們應該學習去製造出好的一切,應該潛心於此。那些了悟生與死的人就瞭解,我們若不是在游泳著就是往下沉,兩者之間沒有其他選擇。
生就是在游泳,死就是在往下沉。如果你也知道了,就沒有恐懼了。因為我們不想知道生與死,恐懼才會來的。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快樂的面對死亡呢?-------- 摘自K.B.Siyengar《瑜伽之光》
艾揚格被稱為“現代瑜伽創始人”,已經90多歲高齡的他,仍然健步如飛,能夠做出種種難度極高的瑜伽動作。如果他伸出兩根手指緊握你的手腕,你會覺得手腕像被一個金屬鉗緊緊夾住一樣。他說,這就是瑜珈的力量。但在艾揚格的少年時期,他可沒有什麼力量,他一直身體虛弱、疾病纏身。
1966年,艾揚格出版了他的瑜伽經典名著《瑜伽之光》,在西方引起轟動,被評為“通往東方古老健康藝術的捷徑”,被譯成18種文字,艾揚格本人則被讚譽為“現代瑜伽創始人”。
1975年,艾揚格為了紀念他深愛的已經過世的妻子,將在普那開辦的瑜伽學院以拉瑪瑪妮命名。學院開辦初期,艾揚格親自教授所有課程,不久後,學院就成為國際聞名的瑜伽學校。
讓西方人接受來自東方印度的瑜伽並非易事。艾揚格1956年第一次前往美國推廣瑜伽,當時的《華盛頓郵報》等多家媒體在報導他的來訪時,提到了他很有特色的眉毛,同時又懷疑他的那些“古怪”的動作對鍛煉身體是否有益。
不過,艾揚格一直積極推廣瑜伽運動。現在,全美國已有1600萬人練習瑜伽,這項活動已成為一個數十億美元的產業。2004年,艾揚格入選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的“世界最具影響力100人”。《時代》週刊讚揚艾揚格努力推廣瑜伽,對人類全民健身運動作出重大貢獻。
在艾揚格講授瑜伽的時候,永遠都不要給他椅子,不要想著他已經90多歲了,需要坐下來歇息。他不會坐下來講課。他曾說過,一個坐下來講授瑜伽的老師不是一個好老師。
曾有人問艾揚格,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如何抽出時間練習瑜伽。艾揚格說,他曾在淩晨3時醒來練習瑜伽;也曾在等米飯煮熟的空當練習瑜伽。他說,還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嗎?他鼓勵人們可以在等待洗衣機洗衣服的時間裡練瑜伽。
至於他本人,有時候一天做5次練習。他笑著說:“有時候我像個瘋子一樣。可以從早到晚一直練習瑜伽,甚至顧不上吃飯。
”在艾揚格看來,瑜伽是讓人們通過冥思和形體鍛煉,把精神集中,對其進行約束和正確的引導,從而實現個體與宇宙萬物之靈相融合,最終獲得自我解脫的方法。艾揚格教學過程中,擅長運用形象的比喻,讓許多初學者迅速突破練習障礙,體會到瑜伽的神秘。
他曾說:“如果你呵護樹根,花朵會自然開放並散發芬芳。如果你呵護身體,心智及心靈會自然成長提升。
”Iyengar瑜伽以其富有藝術性的瑜伽習練方式,姿勢的精准、著重練習順序、使用輔助器材及公開著重介紹呼吸法等特色形成一種獨特風格的瑜伽體系。1966年,他的著作《瑜伽之光》問世後,成為瑜伽體式習練的“聖經”,被譯成18種文字在全球出版,累計售出100多萬冊。而2003年,“艾揚格”(Iyengar)一詞被牛津英語詞典正式收錄。
艾揚格一生周遊了25個國家,得到了多個國家元首的接待,將他的瑜伽理念傳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在去年訪問俄羅斯的時候,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親自接見,並有成千上萬的瑜伽專業人士專門從各地趕來見他。
艾揚格共出版了14本書,並被授予上百個獎項,在普及瑜伽的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艾揚格瑜珈的真義
牛津英文辭典將“艾揚格”(Iyengar)一詞解釋為:哈他瑜伽的一種,集中關注身體的協調運行,練習的過程中會利用繩索、帶子、木磚和其他器具來輔助我們擺出正確的姿勢。字典對艾揚格的解釋會讓許多印度人啞然失笑,因為艾揚格乃是一個團體的名稱,該名稱來源於傳奇瑜伽名師B.K.S.Iyengar。他對於古典瑜伽知識的貢獻是如此之巨,以至於他的名字居然成為瑜伽的同義詞,這才造成了字典將艾揚格解釋為瑜伽的一個分支的事實。
以體式為門
瑜伽開始的年代已經無從考證,但是艾揚格卻將這門學問帶給了全球大眾。由於這些修行者性別、年紀、宗教信仰、地理位置、種族、背景各有不同,從而賦予了珍伽新的含義。八支瑜伽原本包括8個步驟:制戒(yama)、內制(niyama)、體式(asanas)、調息法(pranayama)、制感(pratyahara)、總持(dharana)、冥想(dhyana)、以及開悟(samadhi)。人們將名師艾揚格尊稱為瑜伽上師,而艾揚格剛通過引導人們修習體式和調息法的各個方面去體驗整個八分支瑜伽的所有奧秘。
在帕坦伽利的《瑜伽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來解釋瑜伽體式:sthira sukham asnam。意為,應有穩定、清晰、寧靜和內在喜悅的身體姿勢。通常情況下,許多人將這句話錯誤地理解為“隨便以一種舒適的姿勢坐著”。艾揚格上師剛將這句話解釋為:一個人無論以何種姿勢練習,都不應該感到任何不適。如此一類,艾揚格上師通過體式的修習,來讓修行者在面對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逆境和變故時,能夠做到從容應對,笑看花開花謝。有人可能懷疑說,體式練習不過是身體的鍛煉,修行者的思想和感情怎麼會受到影響和改變呢?
身心相連 ,相互作用
人們常常會有這樣的疑問,一個人怎麼可能長久地保持一種姿勢而不感覺難受呢?我們必須認識到,一個人的思想、身體和感情是相互關聯,不可分割的。道理很簡單,如果某人的身體痛苦不堪,我們還會認為他或她可以快樂依舊嗎?心情低落的人在練習的時候,勢必展現出扭曲的姿態。因此,不同的姿勢對身體、呼吸、思想和感情等方面會產生種種相異的影響。同時,有些體式則會讓修行者認識到那些最易被 我們忽略的自我品質。
上師的經典著作《瑜伽之光》描述了這樣一種方法,該方法需要練習200餘種體式,每一種體式都要以要求的難度和專業程度來進行評判。無論老少,身體有疾或是健康,任何人都可以學習練習這些體式,只要他們以激情、耐心、智慧和積極的參與來進行有規律的修習。
艾揚格瑜伽7原則
1、 講求精確與協調
在各種體式的練習過程中,讓身體的每一部分保持正確的姿勢,相互協調運作,這一點十分關鍵。例如,在練習頭倒立式時我們也應該像練習山式那樣保持雙腿的堅定穩固。當我們讓身體的骨骼精確協作時,身體的各個器官便自然可以處於適當的位置,營養充足,自然健康。如果身體的骨骼受到扭曲,那麼其中的器官便會出現問題。
2、 通過長久的修習讓姿勢更趨向穩定
如果習練者以精確的方式進行練習,同時讓身體各部位協調運作,那麼他們便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約束,也就是說,習練者可以長久練習一種體式而毫無不適之感。因此,艾揚格珍伽的習練者在練習諸如頭倒立、肩倒立式這樣高難度的體式時,可以保持10分鐘之久。
3 體式練習講究先後順序
我們不能隨心所欲地去練習許多體式,必須以一定順序才能達到預期目的。每一種體式都為思想和身體進入下一輪修習作好準備。
4 道具的使用
這是艾揚格上師對現代最偉大的貢獻之一。艾揚格瑜伽使用各種各樣的工具,如木塊、塑膠泡沫塊、木板、長椅、坐椅、帶子和繩索等,來輔助我們去練習不同的體式。這些道具有著各式各樣的用途。
5 有助於克服恐懼,重獲自信
初學者通常會害怕嘗試不同的體式。這種恐懼可能來源於思想,也可能是因為身體的某些限制,同時重獲信心,也練習這些至關重要的體式。那些頸部疼痛或者頸椎僵硬的人,不可能在練習這些倒立式而不感到痛苦難過,但是這些道具不僅可以讓他們順利地作出這些姿勢,同時還可以緩解他們的疼痛。哪怕是古稀之人,初次嘗 試瑜伽,也可以接受訓練,來修習這些體式。
6 更為長久的堅持
有了這些道具支撐身體,我們得以在練習不同體式時堅持得更為長久。例如,一個普通人在練習後彎時,無法堅持幾秒。但是,如果有了椅子的支撐,即便是初學者也可以維持幾分鐘之久。延長在每種體式中逗留的時間會幫助習練者進入自己的身體之內,改善自己的感知能力。
7 領會並協調
一旦習練者通過道具的支持,在一個體式上維持更為長久的時間,他便可能領會到身體應該作出的正確姿勢,作出適當的調整。不然的話,習練者便會疲倦不堪,最終無法以精確的方式對身體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