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產婦物理治療

原發性經痛 Primary Dysmenorrhea

分享到

原發性經痛 Primary Dysmenorrhea

定義:

1.沒有骨盆腔疾病

2.主要發生在青春期,即初潮後6至24個月內

3.經期疼痛具有明顯的周期性模式,通常在月經第一天很嚴重,持續長達 72 小時

好發年齡:

年輕女性(<24 歲)的患病率普遍較高(70% 至 90%)

生理機轉:

經痛的發病機制是由於子宮內膜脫落時,子宮內前列腺素F2α(PGF2α)和前列腺素E2(PGE2)分泌增加所致。

這些前列腺素參與增加子宮肌層收縮和血管收縮,導致子宮缺血和厭氧代謝產物的產生。

進而導致疼痛纖維過敏,並最終導致盆腔疼痛

臨床症狀:

  • 下腹部/骨盆疼痛
  • 身體症狀

        -全身性: 頭痛,身體和關節疼痛、嗜睡、疲勞、睡眠障礙、乳房觸痛腿部腫脹

        -胃腸道,如食慾改變、噁心、嘔吐和腹脹

        -排泄相關,如便秘腹瀉

       -心理症狀,例如焦慮、抑鬱和緊張

治療方式:

  • 藥物治療:

       -非類固醇類的止痛藥(前列腺素抑制劑),療效可達80%以上

       -激素避孕藥可以抑制排卵和子宮內膜增殖,從而阻止前列腺素的產生

  • 物理治療:(研究顯示可顯著減輕經痛,療效與藥物相當)

       -局部熱敷和運動

       -經皮神經電刺激 (TENS)

 

參考資料:

Primary Dysmenorrhea: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UpdatesKorean J Fam Med. 2022 Mar; 43(2): 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