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個案分享:千奶奶


案主:千奶奶 74歲,為剛出院的長照個案
失能級數:8級 (由輕到重,最重為8級)
居服員: 林珈如
分享到

28歲就罹患類風濕關節炎的千奶奶,今年六月突發心肌梗塞入急診,手術完後被緊急送回開刀房搶救,歷經電擊、插管了20多天,在加護病房中聽到醫師準備對她進行氣切,千奶奶靠著無比堅強的意志力,在ICU加護病房內積極自主復健,最終得以成功拔管轉到病房。住院近兩個月,7月底出院時,體重只剩30公斤,完全沒辦法走路,包尿布24小時臥床。

 

第一次開始服務是在8/9,居服員珈如面對如此認真想讓自己進步的千奶奶,兩人很快就建立默契,因為一方是動機強烈的案主、一方是以做好服務為志業的居服員,加上案主有兩位體貼用心的兒子,有著家人的支持與配合,案主的居家復健之路在當天就順利展開。服務進行後,珈如還肩負一個重要任務,因為每位不同的個案,需有不同提點,大多數個案需要引發動機才能帶動訓練,但以千奶奶來說,是需要幫她踩剎車而非油門,這時珈如停看聽的服務哲學就很重要了。服務幾週後,珈如與千奶奶講好每個動作先做十次就好,但奶奶求好心切,每個動作做超過20次,沒兩天腰就很痠痛,這時奶奶體會到真的急不得,此後在珈如持續的陪同練習及鼓勵下,逐漸往康復之路前進。

 

服務初時千奶奶雙腿無力,躺在床上做運動對她而言較容易又安全,故珈如計畫從床上關節運動開始,包括膝關節彎曲伸直及髖關節的轉圈運動,兩個禮拜後請兒子買來彈力帶,開始進行床上阻抗運動以增加肌耐力,下一步則開始練習移位,如此循序漸進,9/4千奶奶在出院後第一次離開自己房間,拿著助行器走到客廳坐下(見圖)。

 

以下是服務的簡短時序:

0814  床上主動關節運動
0829  床上阻抗運動、站立練習
0904  移位、走動練習
1019  全關節自主運動、增加走路

照片紀錄:

床上抗阻運動  
09/04   千奶奶第一次自己拿著助行器走到客廳。
10/19  經常做運動,胃口也就不錯,到10月下旬,體重已上升到38公斤!此時劉奶奶已經可以一點不困難的拿著助行器自己去廁所了,九月下旬時小便還須使用床上便盆器呢!

墊腳尖動作做得真好!

奶奶努力讓腳尖往上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