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日本. 大阪、京都5天朝圣行程


售价:暂时停售
分享到

第 一 天 :观西机场→比叡山延历寺→东塔、西塔、横川→京都市

⊙比叡山延历寺

比叡山的延历寺是祈祷世界和平的寺院,也是培育人才、学问养成与修行的道场,所以日本佛教各宗各派的祖师辈出。比叡山位于京都与滋贺县的境内,东边有『天台药师池』可一望琵琶湖,西边可远眺京都各町的胜景。在这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有著1200年的历史与传统,有著来自世界很高的评价,西元1994年(平成6年)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前往比叡山除了参拜诸堂也可轻松自在地探访自然美景与古蹟。

⊙比叡山延历寺三塔巡礼的景观介绍

延历寺的景观介绍

●东塔

东塔是延历寺的发祥地,是以相当於本堂的根本中堂为中心的区域。传教大师最澄开创延历寺,以总本堂根本中堂为祭祀各宗各派祖师之始的大讲堂,还有回向祖先的阿弥陀堂等重要堂宇。境内有宿坊延历寺会馆,也可体验餐食、住宿、修行等。不过需要事先预约。

●根本中堂

在延历寺有三塔,即是东塔、西塔与横川其各个均有佛堂。这里虽然称为『中堂』,但东塔的根本中堂是最大的佛堂也是延历寺的总本堂。主尊药师如来。开创延历寺的是传教大师最澄於西元788年(延历7年)创建一乘止观院。之后遭到几次的祝融之灾,复兴建设后的规模也比以前较为扩大。现在的规模是西元1642年(宽永19年)奉德川家光公之命而完工。在主尊前接续1200年间的薪火相传所以特地安置『不灭法灯』。建筑物被指定为国宝。回廊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指定财。

●大讲堂

西元1964年(昭和39年)在山麓间移建讚佛堂。主尊是大日如来,其左右两边祀有在比叡山修行的各宗派祖师的木像。再者,外阵绘有以释迦为始的佛教˙天台宗的高僧肖像图。是国家重要的文化指定财。

●阿弥陀堂

西元1937年(昭和12年)创建,是信众们修行回向祖先的场所。主尊是高丈六的阿弥陀如来。在阿弥陀堂前面有水琴窟,可以听到优美的声响。

●法华总持院东塔

昭和55年於阿弥陀堂旁重建的建筑。传教大师最澄在日本全国建立六所宝塔,作为守护日本的计画。其中心点就是法华总持院东塔。祀有以主尊大日如来为首的五智如来,其塔的最上层安奉佛舍利与法华经。

●文殊楼

文殊楼位于与石阶相隔的根本中堂的东侧。慈觉大师圆仁仿效中国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堂所创建。於西元1668年(宽文8年)烧毁,现在的堂宇是其后复兴再建的建筑。

●万拜堂与一隅会馆

万拜堂位于根本中堂斜坡之处。是劝请日本全国神社佛阁的诸佛菩萨神尊祈愿日夜六时吉祥与人类和平所建设的新堂。一隅会馆是参拜者免费的休憩所。

早餐:在饭店享用自助餐 午餐:日式定食 晚餐:日式定食

第 二 天:清水寺→六角堂顶法寺→六波罗蜜寺→革堂行愿寺→京都市

⊙清水寺

『清水寺』的寺名由来是来自音羽山源源不绝的音羽瀑布之灵泉。

这灵泉是观音菩萨拯救全人类的悲愿,自古许多善信前来祈求无病息灾、立身出世、财福、良缘、求子等现世利益,因此『清水观音菩萨』之名享誉全国。

清水寺开创之始始于西元778年(宝龟9年)的奈良时代之末期,山号音羽山。宗派是北法相宗。『北』是针对南都˙奈良之北的京都之意。

位于东山˙音羽山半山腰的境内有13万平方公尺,并建有国宝、重要文化财等15座伽蓝。

大部分的伽蓝都是江户初期重建,於西元1994年(平成6年)登录为『古都京都的文化财』之一的世界遗产。普为人知的本堂舞台与音羽的瀑布在绿绿茵茵的境内是多么写意的堂宇。请您慢慢地享受参拜时的宁静之感与倾听声声鸟鸣,静心合掌之际与观音菩萨结缘吧!

●清水寺寺院简介

西国三十三观音灵场第十六札所

洛阳三十三观音灵场第十二札所

西元1633年(宽永10年)重建,是正面36公尺、侧面30公尺、高18公尺的大堂。堂内依照巨大的梁柱分为外阵与内阵,而内阵再分为三。通常通过外阵的外侧回廊入内参拜。这是可见优美线条的寄栋造建筑,由此可见平安时代的宫殿与贵族的宅邸的遗迹。

清水寺位于锦云溪的陡崖峭壁边,运用12公尺长的巨大榉木柱的『悬造』手法支撑,一根钉子也不用的组合式木造建筑。

由本堂突出的『舞台』刚好是四层楼高的建筑,可远眺京都市街景。

面积大约190平方公尺,是舖有410张桧木板的『桧舞台』。

这个舞台原本是供养观音主尊表演艺能的场所,自平安时代有雅乐、能、狂言、歌舞伎、相扑等艺能表演。现在仍是举行重要法会的舞台场所。

⊙六角堂顶法寺

敏达天皇时代,淡路国岩屋浦内漂浮黄金的如意轮观音像。

这尊圣像是圣德太子前世在唐土修行佛道时所信仰的圣像,太子以此观音像作为念持佛。此如意轮观音遂成为顶法寺的主尊。

太子16岁时讨伐排佛的物部守屋,因祈愿战胜,感谢佛功德而建立四天王寺。

为了建寺的用才与小野妹子一起到访此地。太子在池边沐浴之际将如意轮观音像安置在一旁的树枝间,观音像却不再移动。此时观音像大放光明说道我已经守护太子七世至今,从今以后我将在此地救济中众生。

太子於是在此地建立与四天王相应的伽蓝。因采用东方来的老翁(镇守神唐崎明神)所告知的杉木等灵木作为建设六角堂的用材,所以这是六角堂建立之由来。

●六角堂顶法寺简介

本堂自空中看是成六角形的形状。六个角代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衍生出来的六欲。人类的欲望若是脱去烦恼,没有角就达成圆满了。

相传就是为了摄受『祈愿六根清净』而有的六角建筑。主尊是守护圣德太子的一寸八(约5.5公分)的如意轮观音菩萨。因为是秘佛的关系所以是安立在佛龛前的主尊。另外安奉重要文化财毘沙门天立像。

⊙六波罗蜜寺

六波罗蜜寺的由来是以舞蹈念佛闻名的市圣---空也大师,於西元951年(天历5年)的平安时代中期造十一面观音为本寺主尊,最初称为西光寺。

空也大师在当时疫病流行的京都,将观音像放在车上拖行,因为念佛而救了许多人。相传西元963年(应和3年)空也在鸭川岸边聚集600名僧众举行大规模的大般若经的供养法会,这是始建西光寺之说。当时,鸭川的岸边是丟弃遗体的地方也是葬送的场所。空也往生后的西元977年,比叡山的僧侣˙中信中兴西光寺改宗为天台別院,并改名叫做六波罗蜜寺。从此以后隸属于天台宗,桃山时代成为真言宗智积院的末寺。

⊙革堂行愿寺

根据『百鍊抄』、『日本纪略』等记载,行愿寺於西元1004年(宽弘元年)由行圆在一条小川的一条北边堂所创建。

关于一条北边堂,在『日本纪略』西元989年(永祚元年)8月13日记载『一条北边堂舍坏』,由此可知行愿寺创建之前即已存在。

当初的寺地在现在京都市的上京区、京都御苑的西方,附近留有革堂町、革堂仲之町、革堂西町等町名。

行圆在入佛门之前是以狩猎为生,某天在山中正要射杀母鹿时,看见即将出生的小鹿因此生起慈悲之心而入佛门修行。

行圆经常将鹿皮穿在身上之故,因此有皮圣、皮圣人之称,寺名也称之为革堂。

行圆的生卒年月不详,推断是比叡山的横川出身。

藤原道长的儿子藤圆显信於西元1012年(宽弘9年)在行圆处出家。

寺院因为丰臣秀吉的都市计画而於西元1590年(天正18年)将寺址迁往寺町荒神口(现˙上京区、京都御苑东侧)。

西元1708年(宝永5年)的大火后,从寺町荒神口的旧地稍往南移到现在地。

本堂於西元1815年是京都市指定有形文化财。

钟楼於西元1804年是京都市指定有形文化财。

早餐:在饭店享用自助餐 午餐:日式定食 晚餐:日式定食

第 三 天:岚山龟山公园→天龙寺→大阪市

⊙岚山龟山公园

龟山公园是能够观赏到岚山自然美景的景点。龟山公园的渡月桥横跨在桂川上下游的岚山公园之一部分。公园里有小山、步道、广场、椅子,是个很值得郊游的地方。公园内有可一望美丽景观保津峡的展望台,也是樱花与红叶的名所。

⊙天龙寺

天龙寺是岚山唯一的世界遗产。

曹源池庭园或法堂的云龙图与达摩图都是开山˙梦窗酥石晚年的杰作。

是樱花与红叶的名所,境内的宝严院以红叶名所闻名。

在龙门亭有天龙寺直营的筛月餐厅,可一边观赏庭园景色一边品尝精进料理。

天龙寺是京都五山的第一大禅寺,属临济宗天龙寺派。本寺是足利尊氏於西元1339年所创建。为弔唁后醍醐天皇的菩提所建立的寺院,此地是龟山上皇的离宫˙龟山殿改为禅寺。室町时代列为京都五山的第一禅寺,但在应仁之乱与蛤御门之变时几度遭受兵火之灾,寺域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现在的伽蓝诸堂大多是明治以后重建。

早餐:在饭店享用自助餐 午餐:日式定食 晚餐:日式定食

第 四 天:施福寺→葛井寺→大阪城公园

⊙施福寺

施福寺的缘起与役小角(役行者)、行基、空海(弘法大师)的传承有关。

关于役小角,他亲自书写法华经各卷,埋藏在葛城山的许多秘密处所,最后的埋藏所在卷尾山(桢尾山),这是本寺地名的起源与由来。

再者,相传空海於西元793年(延历12年)二十岁时,在桢尾山寺以勤操为导师剃度出家受沙弥戒。

中世以后由寺院所收藏的『法华经妙音菩萨品』(平安时代的装饰经)可推知,此是西元1257~1259年(正嘉年间)后白河上皇所供奉的法华经与佛像。

在西元1240~1243年(仁治年间)仁和寺菩提院的僧众˙行遍所建的灌顶堂,在人和寺的管理之下。南北朝时期本寺成为南朝的一个据点,寺众也往南朝方面聚集。也为此卷入战火因此寺院走入衰亡。

西元1581年(天正9年)因与织田信长对立的关系而被火烧山,后得到丰臣秀赖的援助而在西元1603年(庆长8年)复兴伽蓝。

近代因为得到德川家的援助而繁荣,为此在宽永年间由真言宗改信天台宗,成为江户的宽永寺的末寺。江户时代末期西元1845年(弘化2年)因火灾除了仁王门,其他寺院建筑全部烧尽。现在的本堂是后来再重建的。现在的本堂是西元1845年(弘化2年)烧毁后再西元1854~1860年(安政年间)再度重建。主尊是弥勒菩萨,脇侍是千手观音与文殊菩萨。其中的千手观音成为西国三十三札所的主尊。

西国札所巡礼的复兴者花山法皇因为马匹的带路,所以在主尊正后方的后堂(本堂内侧)安奉一尊马头观音。

爱染堂是弘法大师当时剃度的地方,所以又称之为御发堂。

爱染堂内除了安奉爱染明王像外,另再安奉勤操与空海的法相。

伽蓝内另外还有大师堂、不动明王护摩堂、虚空堂、大日堂、西国三十三所观音堂、桢尾明神等。

●施福寺的景观简介

从藏岩展开的黄金视野

从后方左边葛城山到金刚山峰峰连绵,右边突起处是岩湧山。

从葛城山峰峰连绵的登山步道是颇具人气的登山步道之一。起始点是从施福寺的境内开始出发。

⊙葛井寺

根据寺传西元725年(神龟2年)行基菩萨根据圣武天皇的敕愿所兴建,而得到古子山葛井寺(紫云山金刚琳寺)的敕号,平安时代因为平成天皇的皇子˙阿保亲王的援助而再度复兴。

白猪氏氏寺

是百济辰孙王的后裔氏族。葛井寺成为船氏、津氏与白猪氏的氏寺是从西元七世纪中叶开始。西元720年的奈良时代,白猪氏改姓葛井氏。后出了一位大安寺僧庆俊。西元807年(大同元年)因为葛井连道依的女儿藤子与后来的平城天皇皇子˙阿保亲王而再度重建。后来因为阿宝亲王的皇子˙原业平而兴建奥之院。

主尊千手观音坐像是奈良时代的作品。平安时代后期因为成为观音灵场而闻名,后成为西国三十三观音灵场之一的寺院。本寺的伽蓝是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三重塔的药师寺式的伽蓝配置。西元1493年(明应2年)的兵火与西园1510年(永正7年)的地震所有堂塔尽毁,现在的建筑是近代以来再度重建。

●葛井寺的景观介绍

西国三十三观音灵场的第五所札所是葛井寺。其最有特色的是美丽花海的藤祭。

⊙大阪城公园

具有历史传承的大阪城

人们眼中丰臣秀吉时代的繁荣象征,大阪的象征---大阪城。

1583年秀吉开始在本愿寺的旧址建造城楼,不久这座被誉为『三国无双』的宏伟城郭完工。

秀吉以大阪城为根据地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持续100多年的战国时代宣告结束。秀吉去世后,秀吉的重臣德川家康成为将军,在江户(东京)建立幕府政府,并於1615年攻陷大阪城,导致丰臣家族的灭亡(大阪夏季之战)。后来德川幕府重建大阪城,一直到1868年幕府灭亡,在城池陷落的瞬间前,把大阪城当作将军直辖的城郭管理。大阪城自筑城以来,好几次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要战争舞台。大阪城作为历史传承的史蹟,不仅日本国内游客,而且受到许多国外游客的喜爱。

大阪城公园开始于1931年,总面积达106.7公顷,十分广阔。园内种植许多树木,以染井吉野樱为主,约600株樱花树之西之丸庭园,约95种品种,1250株梅花绽放的梅林,还有北部的桃园,红叶绮丽的追忆林等,被树林环绕的大阪城,其四季各异的风景令游客陶醉。

早餐:在饭店享用自助餐 午餐:日式定食 晚餐:日式定食

第 五 天:总持寺→胜尾寺→前往大阪关西机场搭机CI173回到台北可爱的家

⊙总持寺

总持寺的草创传说是与灵龟报恩的观音灵验有关,在本寺所收藏的缘起绘卷外,另有『今昔物语集』也有记载。主尊是千手观音菩萨。

总持寺除了观音菩萨外,另外祀有药师如来、地藏菩萨、不动明王、弘法大师、稻荷大明神、如来荒神等佛菩萨与神尊。总持寺的观音菩萨有育子观音与除厄观音之称。本寺是以弘法大师开山的高野山为本山。

本寺是西国三十三观音的二十二灵场。西国三十三观音灵场是依据观音经所创设的。所谓的三十三是指观音菩萨有三十三种应化身救度所有芸芸众生。

●总持寺景观介绍

现在总持寺的目前规模是西元1570~1572年(元龟年间)织田信长烧毁以来的最大规模。

总持寺的山门的仁王像是重要的文化财。

『普悲观音像』的周围壁面都是西国三十三所与四国八十八所的各札所的小主尊石像。

本堂西侧的『金堂』是安奉药师如来。

本堂东侧是奉祀弘法大师的『大师堂』。

总持寺境内有『稻荷社』是一见神社风格的建筑。

总持寺位于住宅区,也与车站相近,因此来此参拜的观光客或西国三十三观音灵场的巡礼者也是络绎不绝。

早餐:在饭店享用自助餐 午餐:日式定食 晚餐:日式定食

费用包含:全程机票丶餐食丶住宿丶门票丶保险等

费用不包含:不含护照丶小费丶接送机及一切私人开支

所需证件: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