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天:关西机场→粉河寺→纪三井寺→观海阁
⊙粉河寺
在『粉河寺缘起』中提到有两个『说话』,第一个是谈到粉河寺的草创与千手观音的由来。纪伊国的猎人˙大伴孔子古於西元770年(宝龟元年)的某日在山中发现不可思议的光,於是开始结庵修行。这就是粉河寺的缘起。之后的某日有一位童子来到访孔子古家,要求住宿一晚。童子借住之后礼貌地说需花七天时间雕刻一尊千手观音。第八天的清晨,孔子古不见童子的身影,只剩下金色的千手观音像。孔子古从此因此戒杀而信仰观音。
第二个说话是关于千手观音的灵验事蹟。河内国的长者˙佐太夫的女儿病重自知明天即将往生。不知从哪儿来的一位童行者为其女儿称念千手千眼罗陀罗尼,因此女儿的病情很快就痊愈了。长者非常欣喜想要贡献一些财物供养童行者,可是童行者不肯接受,取走其女的茶道小刀与和服裙裤并说道『我在纪伊国那贺郡』后随即离开。长者一家寻至那贺郡,看见一个小庵中有尊立像的千手观音像,手中有长者女儿的茶道小刀与和服裙裤。长者一家知道那位童行者是观音的化身,於是当场出家。孔子古致力於粉河寺的繁荣与昌盛。以上的说话未必反映史实,但粉河寺在平安时代因为朝廷与贵族的护持而寺运昌隆。平安时代后期粉河寺成为西国三十三观音之一的灵场而寺运昌盛。
西元1585年(天正13年)丰臣秀吉攻入纪州,因为兵火而全山烧毁。此时,粉河寺缘起绘卷也烧损。
西元1713年(正德3年)因为火灾毁损,几乎所有伽蓝都是江户时代复兴重建。粉河寺本堂是西国三十三观音寺院当中最大的本堂。主尊千手观音(秘佛)安奉在正堂,作为西国三十三观音的札所,必须容纳许多参拜者。
⊙纪三井寺
根据寺传,西元770年(宝龟元年)唐僧˙为光在日本各地行脚,行脚至名草山山顶时发现一道光。寻找光源而登上名草山的为光上人,在此感得金色千手观音。为光上人自刻十一面观音像将此金色千手观音作为胎内佛而结庵安奉,将千手观音作为秘佛供奉是纪三井寺的缘起。名草山有三个灵泉(清净水、杨柳水、吉祥水)是纪三井山山名的由来。
纪三井寺的详细寺名是纪三井山金刚宝寺护国院,宗教法人普称『护国院』,自古以『纪三井寺』而闻名。宗派属于真言宗山阶派,西元1948年独立成为救世观音宗总本山,有山内子院6所、14间末寺。主尊十一面观音,是西国三十三观音灵场的第二所札所。纪三井寺是以和歌之浦的樱花美景著名的寺院。随着兴盛的观音信仰许多善男信女前来参拜,香火相当鼎盛。这里有全日本最大的十一面千手观音木造像,於平成20年开光。JR纪三井寺站出站徒步10分钟即可看店纪三井寺的入口楼门。爬上陡峭的231阶石阶就是境内的中心,正面有六角堂、右侧有2002年新建的佛殿、左侧有本堂、钟楼、大师堂等。爬上本堂旁边的石阶就是多宝塔与开山堂。
⊙观海阁
踩着青石渡过三断桥,就会抵达形成小岛的妹背山。转过身,则看到观海阁浮现在海面上,站在这个地点,让人感觉仿佛能够写出一篇诗词。这座观海阁是赖宣在庆安年间(1648~1652)建立的木造水上楼阁,与对岸的纪三井寺彼此相对。(当年的建筑在昭和36年(1961年)被第二室户台风刮走,目前所见的是水泥重建的建筑。)名草山映照在如镜般的水面上,随风摇曳,仿佛随时会消失。俯瞰海面,退潮时可以看到浅滩上有无数螃蟹在拜殿底下进进出出。自古至今恒久不变的生命之可贵,深深感动人心。
早:饭店自助餐 午:日式定食 晚:日式定食
第 二 天:和歌山城→纪州东照宫→琴之浦温山庄园
⊙和歌山城
和歌山城是天正13年(1585)丰臣秀吉平定纪州后令其弟秀长所建,负责建造的是筑城名人藤堂高虎,他建了本丸及一之丸殿。该城首先由秀长的「城代」(守城者)桑山重晴统理,到了庆长5年(1600),在关之原战役立下战功的浅野幸长入城。元和5年(1619),德川家康第10子赖宣入城,成为纪州55万5千石之城,与水户、尾张并列为德川御三家之一,见证悠久的历史。
⊙纪州东照宫
纪州东照宫於西元1621年(元和7年)德川家康的十男纪州藩祖˙徳川赖宣作为南海道的总镇护而创建,称之为关西之日光。主殿是传˙左甚五郎作的雕刻与狩野探幽作的袄绘。东照宫位于杂贺山。西侧有天满宫,东侧有玉津枭神社。元和5年以纪州初代藩主入国的德川赖宣(西元1602~71年)创建祭祀东照大权现的东照社。随着德川赖宣入国纪州,也於西元1619年(元和6年)竣工完成、西元1620年(元和7年)举行迁宫仪式。根据『纪伊续风土记』,境内是方八町、宫山周围有50余町。以前的別当寺是天曜寺。东照宫的例祭在江户时代是纪州国中第一大祭。明治以来称为和歌祭,为此聚集许多观众。被郁郁苍苍的树木包围的东照宫参道,铺著青石,两边有低矮的石垣区隔。参道与石阶两侧并列著家臣们供养的石灯笼。高台的南端楼门面像南方,其两侧建有东西回廊。社殿的建筑式样是传统的和式样式,有著各式的雕刻。社殿内部涂上黑漆与赤漆,雕刻物绘上彩色,再施以镀金的金具。这是江户初期的代表建筑。这种豪华的社殿俗称纪州的日光。拜殿˙石间˙本殿、唐门、东西瑞垣、楼门、东西回廊是重要文化资财(建筑物)。社藏有自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的刀剑13把、南蛮胴具足、小袖3领等是重要文化指定资财(美术工艺品)。
⊙琴之浦温山庄园
庄园佔地1万8000坪,是纪州规模第一大的庭园,於大正初期所建的传统纯正和风建筑。「温山庄」名称的由来是由创建者新田长次郎的雅号「温山」而来的,起初建造的目的只是为了作为私人的游憩场所,后期才渐渐开放外人参观。在开园当时,日本的皇族与官员也都陆续来园内参观。庄园内茂盛的松林、优美的庭园与弥漫着传统和风的茶室互相映照,非常恬静悠然。
早:饭店自助餐 午:日式定食 晚:日式定食
第 三 天:高野山金刚峰寺→奥之院
⊙金刚峰寺
金刚峰寺位于和歌山县伊都郡高野町高野山,隸属高野山真言宗总本山的寺院。高野山位于和歌山县北部,周围被1000公尺的群山围绕。境内位于海爬800公尺的平地上。有100间以上的寺院聚集是日本其他地方少见的宗教都市。与京都的东寺同样是真言宗祖师空海所创建的禅修道场,是真言密教的圣地,再者是弘法大师的入定之山,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依然有许多参拜者。西元2004年(平成16年)7月登录为『纪伊山地的灵场与参诣道』之世界遗产的一部分。『金刚峰寺』的寺号是到明治时期以后成为寺院的名称。但为使了解金刚峰寺的山号是高野山,与原本真言宗的总本山之高野山全体同义。高野山以『金刚峰寺』为中心,接触高野山全体的历史、信仰、文化财等。坛上伽蓝,所谓的坛上是曼荼罗的道场之意。高野山的西侧是金堂、根本大塔、西塔、御影堂等是高野山的圣地之一。这里是空海在世时所建造的堂宇,但是现在诸堂大多是江户时代后期到昭和时代再度重建,是高野山真言密教道场的核心。
现在主尊是药师如来(不动如来),金堂再建时是采用高村光云之作。西元1926年发生火灾时,安奉在堂内的旧主尊为首的七尊圣像一同与金堂烧毁。关于旧主尊像名,有一说是古来不动如来,有一说是药师如来,也有一说是两尊同体(虽是药师如来却是不动如来的面容)。高村光云所作的主尊像是为纪念高野山开创1200年始于2015年4月2日到5月21日开启佛龛供人参拜。关于主尊两侧安奉的六尊佛像(金刚萨埵坐像、金刚王菩萨坐像、不动王明王坐像、降三世明王立像、普贤延命菩萨坐像、虚空藏菩萨坐像)、留有烧毁以前的照片,可见其自空海时代的佛像作风,是极为珍贵的。内阵˙外阵的壁面佛画是出自木村武山之亲笔。
中门在烧毁以前虽安奉持国天、多闻天两天王圣像。但2015年落成时另外再安奉增长天、广目天等四天王圣像。持国天、多闻天等圣像(江户时代末期之作)、旧中门烧毁时免难地保管在寺院内,待2015年落成时再度安奉在中门。增长天、广目天等圣像是佛师松本明庆所新造。持国天、多闻天等圣像的维修也是由松本明庆所担任。
⊙奥之院
奥之院有时也标记为『奥院』。从寺院群东端的一之桥经过中之桥到御庙桥大约2公里处有许多石塔。渡过御庙桥就是空海入定之地的奥之院了。走道最里面就是空海大师入定的御庙,前面有许多信众供养的灯笼堂。空海大师62岁时打坐,手结大日如来印进入永远的参悟世界,至今相信大师依然活在高野山奥之院的人依然很多。对于『入定』一词,并不用『死去』、『入寂』、『寂灭』等语。
●御庙 – 空海入定留身之地。
桧皮葺三间四面宝形造的堂宇建筑。御庙周围是篱笆所围。御庙的内侧与西北方的壁面下设计直径20公分的孔洞。这是为了救济众生,空海大师的御灵在各地显现的出入口。近畿地方、濑户内海沿岸的社殿,同样也设计有神灵或御灵的出入口。御庙的东侧有两社的社祠。东北方安奉丹声明神(高野山的地主神)、南方安奉高野明神(开创高野山时所劝请)、西方安奉白髭稻荷大明神的小祠。沿着奥之院参道的石塔数有10万个或20万个,从皇家贵族到平民百姓各个阶层的人争相在此树立墓碑。日本自古以来的信仰,山中就是『他界』,死后灵魂的去所。在高野山的周边的奥之院有收集人死后头发的风俗。自古以来的山岳信仰,人们有在弘法大师永眠的土地上建立墓碑的愿望,所以才有石塔群的形成。
早:饭店自助餐 午:日式定食 晚:日式定食
第 四 天:青岸渡寺→那智瀑布→熊野那智大社→胜浦温泉
⊙青岸渡寺
熊野三山的信仰在平安时代中期以后扩及到京都的皇族与贵族间,但却无法确定与青岸渡寺相连的熊野那智大社的创建时期。依据传承,西元四世纪的仁德天皇时代,由自天竺渡来的裸形上人开基,安奉那智瀑布的滝壺得来的金制如意轮观音为主尊。之后成为推古天皇的敕愿寺,6世纪末到7世纪初由生佛圣建立伽蓝,安奉丈六的主尊其胎内收藏裸形上人感得的如意轮观音。根据以上的说法,可知很早就开始以那智瀑布为中心的自然信仰的场所。自中世到近代连接熊野那智大社是神佛习合的修验道场,其堂社是如意轮堂是代表那智执行的社家或担任那智一山的营造˙修造等据点。明治时代废除神佛习合时,熊野三山的其他两个,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速玉大社内的佛堂全部废除,熊野那智大社的如意轮堂免难被保留下来,其后信众将其作为青岸渡寺而复兴。寺号的由来相传是秀吉为弔唁大政所的菩提而建立高野山青严寺。
那智山青岸渡寺是在此闭关一千日的花山法皇,在西元988年(永延2年)出关,因此将本寺定为西国三十三观音第一个札所,来自全国的信众与参拜者纷纷来访。在仁德天皇时代(大约4世纪)从印度来到那智的裸形上人发现那智瀑布的泷壺,安奉如意轮观音像作为主尊。祭祀如意轮观音的本堂在西元1590年时丰臣秀吉重建,富有桃山时代的特色。在西元2004年7月「纪伊山地的灵场与参诣道」的一部分登录为世界遗产。在本堂后方的那智瀑布与朱色三重塔的调和之美是一定要去的观赏景点。
⊙那智瀑布
那智瀑布(那智泷)位于和歌山县东牟娄郡那智胜浦町那智川。那智瀑布的高度与水量是日本第一。让人不禁对美丽的白神心生敬畏。自古人人对于熊野那智大社的別宫˙飞泷神社的神体心生敬畏之心的那智瀑布,称为『一之泷』,是日本三大有名的瀑布之一。那智瀑布的落差有133公尺、瀑布宽13公尺、深10公尺是日本第一有名的瀑布。每年7月9日与12月27日举行「御泷注连绳张替行事」。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
⊙熊野那智大社
熊野那智大社位于和歌山县东牟娄郡那智胜浦町。是熊野三山之一。主祭熊野夫须美大神。以前的用名是那智神社、熊野夫须美神社、熊野那智神社等。再者或称熊野十二所权现、十三所权现或那智山权现。熊野那智大社的社殿与境内登录为『纪伊山地的灵场与参诣道』之世界遗产(2004年(平成16年)7月)。参道的石阶上右边有青岸渡寺,左边的朱红色的大鸟居往内延伸就是境内。拜殿内部是主殿,面对主殿右侧有第一殿是(泷宫)、第二殿(证诚殿)、第三殿(中御殿)、第四殿(西御殿)、第五殿(若宫)等。正殿第四殿最大,若宫的左侧是第六殿(八社殿)。现在山上有社殿,后述的社殿原来是位于那智瀑布的社殿是为祭祀瀑布之神。那智瀑布是『一之泷』,与上流瀑布合流是那智四十八瀑布,是熊野修验的修行地。熊野三山的其他两社(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速玉大社)因为明治时代的神佛分离令而将佛堂废除,那智大社只剩下观音堂,作为青岸渡寺而复兴。
⊙胜浦温泉
南纪胜浦温泉是位于和歌山县东牟娄郡那智胜浦町(旧国纪伊国)的温泉原本称为胜浦温泉,近年来被旅行业界与观光协会冠上『南纪』。在近畿圈一般称之为『胜浦』温泉地。这里天蓝、山绿、海蓝,享受温泉之同时,还可欣赏到海与连绵的岛屿交织而成的美丽景色,很多风格各异的露天浴池,还有乘船方可到达的景色绝美的温泉。
早:饭店自助餐 午:日式定食 晚:日式定食
第 五 天:静峡→熊野本宫大社
⊙静峡
「静峡」,是国家自然保护点,位于北山川上流的峡谷,也叫「静八丁」,这里风光秀美,深受游客青睐。乘观光汽艇环游静峡,绿叶鲜花、山涧红叶、奇峰异石等自然景观尽收眼底。
⊙熊野本宫大社
熊野本宫大社是位在日本和歌山县田边市的神社。旧社格为官币大社(现神社本厅的別表神社)。熊野三山之一。主祭神是家都美御子大神。熊野本宫大社是熊野三山(本宫˙速玉˙那智各大社)的中心,全国有3000社以上的熊野神社的总本宫。熊野连山的形成,总共有三千六百峰的果无山脉。从山间流入太平洋的熊野川是熊野的大动脉。这个熊野川的中枢自古有熊野巫大神镇座之宫,旧是熊野本宫大社。熊野坐大神的御镇座的年代文献不清楚,相传是神武东征以前已经是御镇座。在『皇年代略记』或『神社缘起』中记载社殿在西元615年第十代崇神天皇的时代所创建。奈良时代引入佛教,平安朝以后因为佛教化的关系称为『熊野权现』,将诸神配有佛名。熊野本宫大社分为上˙中˙下三社,所以称为熊野三所权现。再者,在十二殿有御祭神的镇座,所以称为熊野十二社权现。平安时代当时,从宇多法皇开始的历代法皇˙上皇˙女院等熊野出巡有数百次。西元1184年第21代就任熊野別当的是本宫˙天边家的湛增。源平二氏战乱之际,湛增率领熊野水军成为源氏胜败的关键点。
早:饭店自助餐 午:日式定食 晚:日式定食
第 六 天:熊野速玉大社→神仓神社→夫妇岩˙二见兴玉大社
⊙熊野速玉大社
根据「熊野权现御垂迹缘起」,神治时代熊野的诸神起初在神仓山琴引岩降临,之后,景行天皇58年在现在的社地营建、乔迁,赐号『新宫』。最初两个神殿祭祀熊野速玉大神、熊野夫须美大神、家津美御子大神,平安时代之初完成像现在的十二神殿。在日本书纪记载神武天皇到神仓参拜。自古人人对神仓山敬畏,起初不是社殿的信仰,而是对自然崇敬的自然信仰、原始信仰为中心。另外在这里还发现弥生时代中期的铜铎碎片。十月份的例大祭最初的新宫「杉的假宫」按照古例举行神事。从自然信仰到神社神道信仰的熊野信仰,六世纪佛教传来是较早进入神佛习合,『熊野权现信仰』广传全国至今。所谓『权现』就是神权以佛身示现救渡众生。作为救济过去˙现在˙未来的灵场,熊野信仰广为人们所接受。熊野古道是为求灭罪人们付出性命持续难行之道。
⊙神仓神社
神仓神社是熊野速玉大社的摄社。新宫市中心市街的西北方有千穗峰的支峰神仓山(海拔120公尺)镇守,境内外缘是断崖绝壁。山上相传由源赖朝捐赠,必须爬上538阶的陡坡石阶。支撑岩石的袈裟岩周边发现经塚,是平安时代的许多经筒。其更下层有铜铎片或滑石制模型出土,由此证明神仓神社的起源是盘座信仰。神仓神社的创建年代大约有128年左右,可追朔至古代的神话时代。根据『古事记』、『日本书纪』,神仓山是神武天皇东征之际所登上的天磐盾山。这时,天照大神的子孙高仓吩咐向神武献上神剑,得到神剑的神武,其军队跟著天照大神所派遣的八呎乌鸦引道而前进,镇压熊野˙大和。但是在「熊野权现御垂迹缘起」中并没有记载神剑与神仓山结合的记述,而天磐盾与神仓山结合之说出现在镰仓时代以后。
⊙夫妇岩˙二见兴玉神社
去伊势神宫前若能前来此参拜是很好的。以前前往伊势神宫前在二见浦有举行净化的习惯。二见兴玉神社有夫妇岩。4月~8月可见日出从岩石中间升起。海面700公尺的海中是与御祭神˙猿田彥大神有关的灵石『兴玉神石』下沉处。境内放很多青蛙。有『平安归来』等诸多含意。向天然岩洞朝拜也很好。祭祀宇迦御魂大神,集成外宫的气场。天气晴朗的日子在夫妇岩间可看到富士山。夏至之日可向由富士山升起的朝日朝拜。可以感受到大海、天空与太阳的气。具有面对现实有积极向上的心情。
早:饭店自助餐 午:日式定食 晚:日式定食
第 七 天:伊势神宫→金刚证寺→梵潮寺
⊙伊势神宫
字典介绍到伊势神宫时,简略称之「神宫」作为正式的名称。所谓的神宫,是镇守伊势宇治的五十铃川附近的皇大神宫(内宫)与镇守伊势山田之原的丰受大神宫(外宫)的总称,古代称为伊势太神宫。这两大神宫的正宫为別宫、摄社、末社、所管社所管辖,全部有125个宫社,包含宫社的时候也称之为神宫。所谓的別宫是正宫的相对称呼,皇大神宫有10所別宫、丰受大神宫有4所別宫。摄社是『延喜神名式』(西元927年)所记载的宫社,所谓的末社在同书中并没有记载,而是归纳神宫的仪式向神祇官提出的文献『延暦仪式帐』(西元804年)中有记载的宫社。除了以上的宫社外,也又正宫与別宫所管辖的宫社,这里称为所管社,属于御前社所管辖。这里的诸宫社镇守伊势、志摩、松阪、鸟羽四市与度会、多气二郡。
⊙金刚证寺
金钢证寺是属于临济宗南禅寺派的禅寺。主尊虚空藏菩萨。由弘法大师开基。西元1392年(明德3年)从真言宗改宗为临济宗。因为位于伊势神宫的东北方,所以应该跟伊势神宫一起参拜。位于朝熊山岳的寺院。又称为『(伊势)神宫的奥之院』。相传是钦明天皇(西元539~571年)时创建。龙脉走向位于朝熊山岳到伊势神宫内宫。金钢证寺位于龙脉尾端的位置。内宫是阳气汇入,金钢证寺则是阴气汇入的气场结构。因金钢证寺取其阴气,所以可以缓和发炎症状或浮肿或虚胖的现象。因伊势神宫内宫取其阳气,若是情绪不稳定可使之稳定。
⊙梵潮寺
大约700年前,根据后醍醐天皇的敕愿所兴建的寺院。镰仓时代的写经˙大般若经等是重要文化资财。境内有树龄700年以上的大铁树,每年长出不少的小铁树,所以称为长壽苏铁˙子宝,有许多人前来参拜。梵潮寺属于临济宗南禅寺派,是金钢证寺的末寺。约700年前因后醍醐天皇的敕愿而创建。梵潮寺是临济宗南山寺派的名剎,镰仓时代的写经收藏大般若经600卷。西元1573年(天正元年)遭受祝融之灾,许多器具˙古纪录烧毁。庆长年间九鬼守隆贡献18石,但於宽永年间被内藤忠重没收。之后分別在元禄10年与天保元年遭遇火灾,每次都会重建。现在的本堂是平成元年新建。可向主尊十一面观音祈愿厄运开除、交通安全、诸愿成就等利益。
早:饭店自助餐 午:日式定食 晚:日式定食
第 八 天:伊势安土桃山文村→台北
⊙伊势安土桃山文化村
伊势˙安土桃山文化村是为了呈现古代日本传统建筑物、风俗习惯,所重新复制的一处历史文化乐园。广大的腹地里,包含可观赏古代忍者、武士等古代人生活场景之剧场。您也可以来穿梭时空前往古代的日本去探险吧!
早:饭店自助餐 午:日式定食 晚:机上精致盒餐
费用包含:全程机票丶餐食丶住宿丶门票丶保险等
费用不包含:不含护照丶小费丶接送机及一切私人开支
所需证件: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