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白蟻防治

白蟻屬於不完全變態型昆蟲,主要以木質纖維為食,具極強的破壞力,常造成室內裝潢、結構性建材等嚴重損害。每年春夏季節,當降雨過後氣溫悶熱、濕度升高,白蟻會進行稱為「群飛儀式」的繁殖行為,即紛飛蟻(生殖蟻)脫翅交配後,在土壤中尋覓築巢處。

交配完成的雌雄蟻會建立新巢,由雌蟻負責繁殖,並孕育第一代工蟻。成熟後的蟻群會承擔築巢、採食、照護蟻后等職責,構成具有社會性分工的蟻巢結構。

雖然白蟻在自然環境中扮演有機物分解者的角色,對生態系具有一定功能,但當其入侵人類居住空間時,則會啃蝕木構造、電線絕緣層等,導致裝潢毀損、漏電走火、甚至房屋結構不穩等嚴重災害,對生命財產構成極大威脅。

more...

🪳蟑螂防治

在台灣地區,蟑螂種類繁多,但一般民眾最常接觸的主要有兩類:

德國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體型小,偏好油脂性食物,常躲藏於縫隙、貨物、紙箱或廚房設備中,藉由物流與人為活動夾帶進入各類空間,是餐飲業與住家中最常見的入侵蟑螂種類。

美洲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體型較大,主要棲息於下水道、化糞池等高濕、高有機污染的環境,以腐爛食物為主要攝食來源,常在雨後或環境消毒期間自排水設施中竄出,影響生活環境品質。

由於兩種蟑螂在體型、生態習性、食性與活動範圍上具有顯著差異,故其防治方式與施作重點亦有所不同。建議根據實際發現之種類與環境條件,採取對應的防治策略與藥劑使用方式,方能有效控制蟑螂族群數量與阻斷其繁殖鏈。

more...

🐭老鼠防治

台灣常見鼠類及其危害

台灣地區鼠類種類繁多,但真正會進入人類生活空間造成危害的,主要為以下三種:

溝鼠(Rattus norvegicus)

屋頂鼠(Rattus rattus)

小黃胸鼠/錢鼠(Mus musculus)

其中,溝鼠與屋頂鼠最常侵入室內取食人類食物,而錢鼠體型較小,活動區域多集中於室內牆縫與角落。

more...

跳蚤防治

跳蚤對人類與動物之危害
跳蚤主要寄生於貓、狗、老鼠等哺乳動物體表,以跳躍方式轉移宿主,當進入人類生活空間時,會吸食人血,造成:

皮膚紅腫、劇癢、過敏性反應

病原體傳播風險,如:

鼠疫(由鼠蚤傳播)

絮狀絲蟲病

貓抓病等

由於跳蚤體型細小、動作迅速,常在被叮咬後才發現其存在,且其卵與幼蟲難以被肉眼察覺或一次性清除,使防治難度大幅提升。

more...

🦟蚊子防治

蚊子屬於雙翅目昆蟲,是台灣常見的病媒昆蟲之一。牠們具有吸血行為,其中僅雌蚊會吸血,目的是為了取得蛋白質以完成產卵所需。

主要特徵:
身體細長、具有翅膀與長腳

吸血時會釋放唾液,引發皮膚紅腫與搔癢

喜愛潮濕、陰暗、積水處作為繁殖地

台灣常見的病媒蚊包括:
白線斑蚊(登革熱、茲卡病毒媒介)

埃及斑蚊(登革熱主要媒蚊)

家蚊(夜間活動,叮咬人畜)

繁殖特性:
蚊子產卵於靜止積水中,例如:

花盆底盤

廢輪胎

水桶、排水溝、未覆蓋水缸等

more...

🪰 蒼蠅簡介

蒼蠅是一種常見的完全變態飛行性昆蟲,屬於雙翅目(Diptera),在人類生活環境中廣泛出現,尤其是食物與垃圾附近。

🔹 特性:
體表與足部密布絨毛,容易沾染病菌

喜歡停留於腐敗物、排泄物、垃圾與廚餘

再飛回人類食物上進食或產卵,傳播疾病風險極高

🔹 傳播疾病:
蒼蠅可機械性傳播超過65種病原體,包括:

腸胃炎

霍亂

痢疾

沙門氏菌感染等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