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個民謠出身的歌手而言,能兩度獲邀在卡內基廳演出,是不可思議的傳奇。但以貝拉方提的實力與資歷而言,他確實也值此身份。1960年5月2日,當時卡內基廳已預定拆除,最後一季的節目邀請到貝拉方提特別為了這場演出排出了全新的演唱曲目,並破天荒(至少當時如此)邀請了許多當時聲名鼎盛的藝人同台,與他共享盛舉。 這場演出使所有聽眾感動異常,奇蹟也發生了,卡內基廳也決定不拆除了。同年,貝拉方提也實至名歸地因另一場演出的實況錄影,獲得艾美獎。1960年的錄音,鮮活的人聲,及定位清晰的優秀錄音,LP時代的名盤,再度復活!
曲目
- Scarlet Ribbons
- Jamaica Farewell
- Mary's Boy Child
- Banana Boat Song
- Mama Look A Boo Boo
- Island In The Sun
- Cocoanut Woman
- La Bamba
- Jump In The Line
- Darling Corrina
- Angelina
- Danny Boy
- Matilda
- Haiti Cherie
- Mango, Cocoanut, Sugar Cane
- Round The Bay of Mexico
- Come Back Liza
- Turn Around
- Merci Bon Dieu
- Don't Stop The Carnival
※更臻成熟完美的—翠綠聚碳酸脂高保真光碟
您如果對於高級的燒錄片稍有研究,一定就會聽過日本的太陽誘電(Taiyo Yuden)公司,他們所推出的光碟片可說是最頂尖的產品,當然售價也高於一般光碟片許多。其實這間公司的專業是在光記錄媒體,換句話說,只要是使用「光」的方式來技術的媒材,他們可是真正的專家。根據他們的研究,CD片表面的顏色會影響CD唱盤雷射頭讀取的精確度,而採用「綠色聚碳酸脂」(Emerald Polycabonate)製作的CD可有效抑制一般CD片容易產生的微小反射與干擾,提高讀取的精確度。早年CD-MO與CD-WO的製作就是採用這種特殊材料,如果您是遊戲玩家,一定看過Sony推出的Player Station遊戲機的軟體片正是採用這種綠色CD,可見讀取效果確實值得肯定。不過,之前這類高檔CD片的應用都是在電腦資料上,應用在音樂片上,也會有同樣的效果嗎?答案是肯定的,現在就有唱片公司應用這種技術製作「翡翠CD」,在聽感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解析度更高,定位更清晰,音質也有明顯的優化,呈現出有如水晶一般的通透聲響。另外,最重要的是在壓製CD前的「母帶處理」,這一系列「翡翠CD」當然也不可能馬虎,全系列重新製作高優質的母帶再以「翡翠CD」壓製。其中有幾張唱片還特別請到本刊主筆蔡克信醫師擔任導聆,絕對能滿足音響迷最挑剔的耳朵。
摘自 文/劉名振 音響論壇 第254期2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