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一生與管風琴結下不解之緣,他不但是風琴演奏家、即興演出人、作曲者,也是新造管風琴試奏技術指導專家。他的風琴音樂博大精深、君臨天下,後人難以企及。 他的一生寫作兩百多首管風琴曲,其中題材大多曲自聖詠,只有七十曲是自由創作。當時大多數風琴作曲家都是靠手指姿意馳聘鍵盤,再轉寫入譜,巴赫則是先經大腦思考作曲再經鍵盤推敲,因此,他的曲作之變化多端而熱情洋溢並且在結構上完全不受教條約束。從這張以管風琴曲為主軸的選輯,我們即可充分領會巴赫的戲劇性結構,飛揚的感情,溫厚的內在與深思的曲意。
曲目
01.Toccata & Fugue in d-minor,BWV565
02.Concerto in C major,BWV595
03.Concerto in d minor,BWV596
04.Prelude & Fugue in C major,BWV586
05.Pedal Exercitium,BWV598
06.Toccata,Adagio Fugue in C major,BWV564
07.Sonata in c minor for Violin & Continuo,BWV1024 08.Toccata & Fugue in d-minor,BWV565
※更臻成熟完美的—翠綠聚碳酸脂高保真光碟
您如果對於高級的燒錄片稍有研究,一定就會聽過日本的太陽誘電(Taiyo Yuden)公司,他們所推出的光碟片可說是最頂尖的產品,當然售價也高於一般光碟片許多。其實這間公司的專業是在光記錄媒體,換句話說,只要是使用「光」的方式來技術的媒材,他們可是真正的專家。根據他們的研究,CD片表面的顏色會影響CD唱盤雷射頭讀取的精確度,而採用「綠色聚碳酸脂」(Emerald Polycabonate)製作的CD可有效抑制一般CD片容易產生的微小反射與干擾,提高讀取的精確度。早年CD-MO與CD-WO的製作就是採用這種特殊材料,如果您是遊戲玩家,一定看過Sony推出的Player Station遊戲機的軟體片正是採用這種綠色CD,可見讀取效果確實值得肯定。不過,之前這類高檔CD片的應用都是在電腦資料上,應用在音樂片上,也會有同樣的效果嗎?答案是肯定的,現在就有唱片公司應用這種技術製作「翡翠CD」,在聽感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解析度更高,定位更清晰,音質也有明顯的優化,呈現出有如水晶一般的通透聲響。另外,最重要的是在壓製CD前的「母帶處理」,這一系列「翡翠CD」當然也不可能馬虎,全系列重新製作高優質的母帶再以「翡翠CD」壓製。其中有幾張唱片還特別請到本刊主筆蔡克信醫師擔任導聆,絕對能滿足音響迷最挑剔的耳朵。
摘自 文/劉名振 音響論壇 第254期2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