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秀蘭,紅遍香港的“小調歌後”,又被稱為“民歌皇后”,或者稱之香港“劉三姐”,人們之所以冠以她這樣的美譽,想必她定然有著無可替代的過人之處。她1967年參加香港業余歌手歌唱比賽,以一曲《綠島小夜曲》一舉榮獲冠軍˙ 1978年獲國際演唱會最佳歌唱獎˙她灌唱的歌曲《我的祖國》獲1982年香港“白金唱片獎”˙同年,她唱的《阿里山的姑娘》在台灣被評為第一名˙她還獲過兩次“白金唱片獎”和五次“黃金唱片獎”。國內的音樂愛好者認識奚秀蘭,要追溯到1984年的春晚,當時她憑借一曲載歌載舞的《阿里山的姑娘》折服了無數電視機前的觀眾,使她成為八十年代初最早被內地聽眾所熟知的香港歌手,之後她曾數次應邀參加春晚的演出。1985年在上海發行《大地回春》唱片,這也是香港歌星“首次”在內地發行的原聲帶。
她獨特的小調式的演唱,給人以一種恬靜淡然、曼妙悅耳之感。聽似波瀾不驚的演繹,卻在每一個字句間散發著迷人的氣質,在每個起伏和轉音之間無不令人著迷和感動。奚秀蘭生在安徽,那是個民歌、花鼓燈和黃梅調的故鄉˙她成長在香港,這是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香港的流行音樂在華語圈中,在亞洲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正因為如此,奚秀蘭受兩種不同氛圍的文化影響,才有她獨具一格的演唱魅力。她的演唱,永遠不能用激情四射去形容,她的歌聲有著她獨具的風景魅力,她的聲音恬美細膩、輕柔曼妙,娓娓道來中既有一種傳統民歌小調的聲音特點,又不失流行音樂的時代氣質!聽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天涯歌女》、《南泥灣》、《雁南飛》、《敖包相會》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經過奚氏唱腔的重新演繹後,所呈現出的是另一種感人至深的音樂景致,蟄伏在心靈深處的思緒不禁再次油然而生。
曲目:
1. 茉莉花
2. 敖包相會
3. 小河淌水
4. 雁南飛
5.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6. 月光光
7. 南泥灣
8. 緬桂花開十裡香
9. 秋詞
10. 紅豆詞
11. 山西好風光
12. 送情郎
13. 雨不灑花花不紅
14. 天涯歌女
15. 月圓花好
16. 采檳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