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 歡迎您 大賀!!科研班學員獲2023全國賽入圍4組,創新高! 大狂賀 輔導學員獲 Regeneron ISEF 2022 特殊化學獎 1st 最高獎 申請康乃爾入學工程學系成功 投稿國外期刊公正審稿,刊登快,影響因子(IF)高 大賀 2024團隊作品參加歐洲盃發明展榮獲雙金牌獎 狂賀!! 學員作品入國際期刊BMC Microbiology (IF 4.2) 刊登 問題17:對於中小學生使用AI輔助科研,是否會影響創新能力與學術素養 答覆 狂賀!!學員2024年馬來西亞MTESDG永續發展國際發明展獲銀牌獎(亞洲難度最高獎) 大賀2021國際科展獲一等獎(代表出國正選,申請建中已入學) 但以理 歡迎您 大賀 實驗室輔導 NMH(Massachusetts) 學員 獲丘成桐化學銅牌獎 但以理 歡迎您 大賀 科研班學員(澳門第3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順利申請英國倫敦大學入學
LOGO

實驗室公告:培育學術誠信與創新能力,正確運用人工智慧撰寫論文的指導方針(20241208)

  • 2024/12/08
  • 分享到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的一部分。如何正確運用這項技術,是學員學習路上的一大關鍵。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如何引導中小學生善用AI工具,在撰寫論文時不僅提升學術能力,更培養誠信與創新思維。我們期望透過這些指導,讓學員們在學術路上邁出扎實且具有長遠意義的一步。

影片觀賞(2:42)

我們參考了國外大學及教育相關機構對人工智慧應用的限制與規範,制定了嚴謹的科研指導方針,確保考核有據可循,不偏離教育的初衷。

1. 明確學習目標與價值觀
• 強調學術誠信:向學員解釋學術誠信的重要性,讓學員明白,學術寫作的目的在於學習和創新,而不是簡單完成任務。
• 設定明確目標:與學員一起制定研究目標,例如解決一個問題或回答一個科學問題,讓學員感受到研究的價值。

2. 指導AI工具的正確用法
• 作為輔助工具:說明AI可以用來進行文獻整理、數據分析、語言潤色和邏輯檢查,而非直接生成整篇文章。 
◦ 例如:讓AI協助尋找與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獻,並學習如何辨別資料的可信度。
• 反向學習:讓學員用AI生成簡化或多角度解釋,並以此為基礎進行分析和討論,而非直接使用AI的輸出。

3. 重視過程而非結果
記錄過程:要求學員在撰寫過程中記錄自己的思考和修改步驟,例如如何選擇主題、設計實驗、分析結果等。
• 鼓勵批判性思維:給學生設計任務,要求他們對AI生成的內容進行批判性審查,找出不適合或錯誤的部分並改進。

4. 具體指導撰寫論文的每一步
• 確定研究主題:幫助學生用AI生成研究主題的列表,然後引導他們篩選出最適合的主題。
• 文獻綜述與資料收集:指導學生使用AI生成的綜述內容,將之與手動查詢的資料進行對比,訓練資料分析能力。
• 研究設計與實驗方法:引導學生設計符合現實條件的實驗,而非依賴AI輸出的通用方法。
• 撰寫論文主體:讓學生嘗試撰寫摘要或引言,然後利用AI優化表達,並學習潤色技巧。

5. 使用檢測工具與老師指導
• 反抄襲檢測:向學生介紹反抄襲檢測工具(又稱查重軟體),並通過範例讓他們理解什麼是抄襲,如何規避。
• 老師監督:指導老師參與每個重要步驟的審查,幫助學生理解如何正確使用AI而非依賴其完成工作。

6. 實踐與反思
• 模擬寫作過程:設計小型寫作任務,例如分段寫作或簡單主題分析,逐步提高學生的技能。
• 定期反思:讓學生記錄學習過程中的挑戰與改進,逐漸形成良好的學術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