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北市自然科探究實作課程計畫通過率六都墊底,多校指控是「開放式探究」理念凌駕審查。實際上,教育部訂有課程計畫檢視原則,國教署探究與實作課程北區、南區推動中心執行秘書受訪時也提到,探究實作是部定必修,著重學習科學探究步驟,課程計畫必須適用於所有學生,若學生有更深層的探究動機,學校可透過彈性學習、多元選修,由老師引導學生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主題。
根據教育部的課程計畫檢視原則,自然科探究與實作至少要跨二科目以上,學習內容要包含發現問題、規畫與研究、論證與建模、表達與分享等四大要素,課程內容也要符合領綱規範,需具備主題式跨科目內容。
探究與實作課程北區推動中心執秘洪逸文表示,探究與實作是部定必修,課程計畫必須適用於所有學生,這門課重點並非以傳遞學科知識為主,而是著重學習科學探究步驟,課程主題只是研究方法的載具,重點在學生面對問題時學會如何解決。
洪逸文說,若學生有更深層的探究動機,學校也可透過彈性學習、多元選修,引導學生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但若這門課採「開放式探究」的模式,學校器材、教師負擔、有限的授課時間、學生探究能力等將成待解難題。
探究與實作課程南區推動中心執秘何興中,也是台南一中的物理教師,他表示,探究與實作只是啟蒙學生認識研究方法,當學生想延伸探究,老師可引導學生去做科展,或選擇加深加廣選修,南一中也有不少普通班學生因為這門課,取得了科展門票發光發熱。
以上資料摘自:2021-12-17 22:36 聯合報 / 記者趙宥寧/台北即時報導
請問同學在泛泛之輩中,你要如何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