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三不&三要原則 (一)不聽信電話通知,要保持冷靜。 (二)不告知個人資料,要立即查證。 (三)不依據所留電話查證,要報警處理。 汽車行經行人穿越道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及除禁止行人穿越路段外,轉彎時不暫停讓行人優先通行,小型車處罰由原有2,000元、大型車處罰2,800元,一律提高為3,600元處罰,友善行人靠駕駛你我溫暖的停讓做起,以達到車禮讓、人平安、路安全的目標
LOGO

春節期間主動防疫,落實戴口罩、實聯制、勤洗手,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 政府公佈事項 2022/01/28
  • 分享到

疾病管制署表示,冬季為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且國際COVID-19疫情嚴峻,國內亦有社區感染出現,適逢春節連續假期,特別提醒民眾應主動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措施,並留意健康情形,拜年時以拱手取代握手,生病在家休息,防範病毒傳播的風險。

 

疾管署指出,春節期間拜年、出入公共場所及聚餐的機會增加,但許多場所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或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對象(不認識的人)的特性,有較高感染及傳播風險,請民眾出入公共場域、餐飲場所等,應主動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務必落實戴口罩,實聯制、體溫量測、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工作,以降低感染風險。

至於戶外場所(如戶外風景區、遊樂園、夜市、傳統市場等),建議業者或場所管理單位採用「人數總量管制」方式進行管控,使民眾在場所或活動中能持續、有效地保持社交距離,並請民眾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等身體不適時,應避免前往上述場所。

疾管署提醒,仍在居家檢疫/隔離的民眾,應遵守相關規定,可透過視訊或電話等方式向親友拜年,不可外出。自主健康管理者,應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之公共場所,亦禁止從事近距離或群聚型之活動(如聚餐、聚會、公眾集會…等);如有發燒或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身體不適者,應確實佩戴醫用口罩,儘速就醫,且不得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就醫時應主動告知接觸史、旅遊史、職業暴露及身邊是否有其他人有類似症狀;返家後亦應佩戴口罩避免外出,與他人交談時應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

疾管署再次呼籲,防疫工作應由自身做起,籲請民眾維持個人防疫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出入公共場域落實實聯制、體溫量測等,才能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