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檢驗(Hypothesis Testing)的統計
分享到
假設檢驗的基本步驟
- 提出假設
- 虛無假設(H0H0):表示沒有顯著差異或變化,通常是研究者希望推翻的假設。例如,「某藥物對病人沒有影響」。
- 對立假設(H1H1 或 HaHa):表示有顯著差異或變化。例如,「某藥物對病人有影響」。
- 選擇適當的檢定方法
根據數據類型和問題性質,選擇適當的統計檢定方法,例如:
- tt 檢定(T-test):比較兩組平均值。
- 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檢驗分類變數之間的關聯性。
- ANOVA(變異數分析):比較多組數據的平均值。
- 回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分析變數之間的關係。
- 計算檢定統計量與 pp 值
- 使用樣本數據計算對應的統計量,如 tt 值、zz 值或 FF 值等。
- 根據統計分佈計算 pp 值(顯著性水準),即「在虛無假設成立的情況下,觀察到這種結果的機率」。
- 設定顯著性水準(α\alpha)並做出結論
- 常見的顯著性水準是 0.05(5%) 或 0.01(1%)。
- 若 pp 值 < α\alpha,則拒絕 H0H_0,表示有足夠證據支持對立假設(結果顯著)。
- 若 pp 值 ≥ α\alpha,則無法拒絕 H0H_0,表示數據不足以支持對立假設(結果不顯著)。
假設檢驗的應用範例
- 醫學研究:檢驗某藥物是否比安慰劑有效。
- 品質控制:檢查生產線上的產品是否符合標準。
- 市場調查:分析不同廣告策略是否對銷售量有顯著影響。
如何進行假設檢驗——詳細步驟與範例(若有需要,請按此下載)
步驟 1:設定虛無假設(H0H0)和對立假設(H1H1)
步驟 2:選擇適當的統計檢定方法
步驟 3:設定顯著性水準(α\alpha)
步驟 4:收集數據與計算檢定統計量
步驟 5:查表或計算 pp 值
步驟 6:比較 pp 值與 α\alpha 值,做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