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 歡迎您 大賀!!科研班學員獲2023全國賽入圍4組,創新高! 大狂賀 輔導學員獲 Regeneron ISEF 2022 特殊化學獎 1st 最高獎 申請康乃爾入學工程學系成功 投稿國外期刊公正審稿,刊登快,影響因子(IF)高 大賀 2024團隊作品參加歐洲盃發明展榮獲雙金牌獎 狂賀!! 學員作品入國際期刊BMC Microbiology (IF 4.2) 刊登 問題17:對於中小學生使用AI輔助科研,是否會影響創新能力與學術素養 答覆 狂賀!!學員2024年馬來西亞MTESDG永續發展國際發明展獲銀牌獎(亞洲難度最高獎) 大賀2021國際科展獲一等獎(代表出國正選,申請建中已入學) 但以理 歡迎您 大賀 實驗室輔導 NMH(Massachusetts) 學員 獲丘成桐化學銅牌獎 但以理 歡迎您 大賀 科研班學員(澳門第3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順利申請英國倫敦大學入學
LOGO

4隻螞蟻+牛奶=優格:喚醒時光的味蕾秘語,古法發酵新生傳說!

分享到

研究人員在保加利亞展開了一場充滿探索精神的實地調查,深入挖掘當地關於使用螞蟻製作優格的歷史口頭傳統。他們成功復原了這項古老技術,並可能首次對這一過程進行了科學記錄。

發酵乳:人類飲食史上的瑰寶

發酵乳製品是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食品之一。幾千年來,各地人們將牛奶轉化為多種發酵產品,例如起司、克菲爾與優格。發酵不僅延長了牛奶的保存期限,也使其成為不同環境下穩定的營養來源。而驅動這一轉變的核心,是微生物的作用。

微生物如何造就優格

創造優格的主角是乳酸菌和嗜熱鏈球菌等微生物。這些細菌與牛奶中的乳糖互動,產生乳酸,從而賦予優格其濃郁風味與奶油般的細膩質地。這些發酵過程不僅有助於保存牛奶,還讓乳製品具備獨特的風味。

現代優格通常是將加熱後的牛奶與適當的發酵劑混合。20世紀以來,優格製作經過標準化,選定的細菌菌株被應用於商業化生產。然而,這種工業化流程以犧牲微生物多樣性為代價,導致許多傳統工藝被遺忘。

重新發現螞蟻優格的傳統

在標準化工業技術出現之前,各地的優格製作方法根據氣候、文化與原料的差異而各具特色。例如,在土耳其與保加利亞的一些遊牧民族中,使用螞蟻來啟動發酵是一種獨特的技術。特別是紅木蟻(Formica rufa),常被壓碎後加入牛奶,人們相信螞蟻及其攜帶的微生物可以促進發酵,將牛奶轉化為優格。

這項技術作為口頭傳統傳承了數代,但後來幾乎完全消失。為了復甦這種方法,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維羅妮卡·M·西諾特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決定對其進行重建與科學測試。

重現螞蟻優格的過程

研究團隊在保加利亞當地社區的協助下,從紅木蟻的蟻群中收集活體螞蟻。他們將四隻活螞蟻放入一罐溫熱的生牛奶中,確保牛奶的溫度既能促進發酵,又不會殺死螞蟻攜帶的有益微生物。隨後,他們用粗棉布覆蓋罐口,既能讓空氣流通,又防止外界污染。

這項研究不僅成功復原了古老的螞蟻優格技術,也為我們理解早期人類如何利用自然資源創造食品提供了嶄新的視角。

 

參考連結:


https://www.zmescience.com/medicine/nutrition-medicine/scientists-made-ant-yogurt-recreating-an-ancient-forgotten-technique/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4.09.16.613207v1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2780771231194779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53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