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 歡迎您 大賀!!科研班學員獲2023全國賽入圍4組,創新高! 大狂賀 輔導學員獲 Regeneron ISEF 2022 特殊化學獎 1st 最高獎 申請康乃爾入學工程學系成功 投稿國外期刊公正審稿,刊登快,影響因子(IF)高 大賀 2024團隊作品參加歐洲盃發明展榮獲雙金牌獎 狂賀!! 學員作品入國際期刊BMC Microbiology (IF 4.2) 刊登 問題17:對於中小學生使用AI輔助科研,是否會影響創新能力與學術素養 答覆 狂賀!!學員2024年馬來西亞MTESDG永續發展國際發明展獲銀牌獎(亞洲難度最高獎) 大賀2021國際科展獲一等獎(代表出國正選,申請建中已入學) 但以理 歡迎您 大賀 實驗室輔導 NMH(Massachusetts) 學員 獲丘成桐化學銅牌獎 但以理 歡迎您 大賀 科研班學員(澳門第3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順利申請英國倫敦大學入學
LOGO

On the low reproducibility of cancer studies 低重複性的癌症研究

分享到

早前有研究指出,近九成腫瘤生物學論文的實驗結果不能重複。最近,eLife期刊上刊登了五個詳細的重複性研究,將這一數字證實。研究結果的不可重複常被歸咎於人為因素,因而認為可以避免。但是其原因也可能是生物學上的,以致這些研究本質上就無法重複。腫瘤研究的可重複率低,將深刻地影響到臨床的方案,同時也反映出腫瘤生成多樣的進化通路。

生醫實驗的報告很是耀眼,生技公司要研發出"癌症新藥"或觀察報告,除了需要大量時間,同時也要"燒錢",很多實驗未必會成功且有結果,除非你老爸是老闆,有研究題目且有資源,可撒下大把銀子。同學慎思了。

原文刊登: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Volume 5, Issue 5, September 2018, Pages 619–624, https://doi.org/10.1093/nsr/nwy021

Published: 02 Februar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