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驗完成後,拿到一些數據圖表或者是Excel表格時,我們可以直接運用統計學中的一些基礎指標來做數據分析,比如平均數、眾數、中位數、最大值、最小值等,下面我們分別來介紹:
平均數、也叫平均分析法,是指運用計算平均數的方法來反映總體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某一數量特徵的一般水平的分析方法。平均分析法常用指標有算術平均數、調和平均數、幾何平均數、眾數和中位數等,其中最為常見的是算術平均數,也就是日常所說的平均數或平均值。
眾數也就是數據中的一種代表數,它反應的是數據的一種集中程度。比如說最佳,最受歡迎,最滿意都與眾數有關。眾數本質上來說,反映的是數據中發生頻率最高的一些數據指標,在做數據分析時,我們可以對這些數據指標提取一些共性的特點,然後進行提煉和總結,然後得出一些改進的意見。
最大(小)值在平時做數據分析工作時比較常見,只是我們沒有特別去注意。最值是作為典型代表和異常值進行分析的,我們可以將實驗結果的數據最大或最小的幾種提出來,然後我們去總結共同性,找到原因,再設計實驗改善。
為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差額,即最大值減最小值後所得數值。全距(range,符號R),又稱極差,用來表示統計資料中的變異量數(measures of variation)全距的數值愈大,表示團體中各分數的分散情形愈明顯;全距極容易受到兩極端分數的影響,十分不穩定。
一個隨機變數的變異數(Variance),描述的是它的離散程度,也就是該變數距離他其期望值的距離。在統計學中,要估算一個變數的期望值時,常用的方法是重複測量(三次以上)此變數的值,然後用所得數據的平均值來作為此變數的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