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老師像媽咪
分享到
誰夠資格當幼教老師,是個值得政府與民間省思的課題。
幼教老師要有一顆「童心」,才比較會和孩子「貼心」,根本不用打、罵、嚇唬的手段,就能照顧好幼兒。老師不要忙著「教」孩子,而是從「懂」孩子。
所謂「懂」孩子,就是能以專業知識注意到每個孩子的個別差異,了解其個性、生活背景....。懂孩子後,再進而「愛」孩子,意即包容他,給各個孩子不同需要的關懷,尤其是要多注意一些「媽媽不疼、姥姥不愛」的小朋友。
認知方面的「教」,如,學會認字、背唐詩、寫ㄅ、ㄆ、ㄇ....。反而不應該太被強調。成天照顧一群半大不小的奶兒,幼教老師是孩子王、是保母,也是「媽咪老師」,責任不可謂不大。當大家對她們要求這要求那時,也應該提供她們更順暢的進修管道和尊重,協助幼教老師提升素質與地位,讓我們的下一代在更優良的師資和教育環境中快樂成長。
~本文由小六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