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私立多多托嬰中心機構榮獲臺北市政府103年度、106年度、109年度、112年度評鑑績優等第。 多多優質幼兒園榮獲臺北市政府88、97年度評鑑績優
LOGO

營養多多!便祕拜拜!

分享到
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蕁痲疹以及牛奶過敏,都是嬰幼兒常見的過敏疾病,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發生這種過敏病的主要原因是具有過敏體質的小孩,在接觸了過敏原或非過敏原的刺激因素後,身體產生過敏的免疫反應而引起臨床症狀。

  這些臨床症狀如果以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為主,稱為過敏性鼻炎;以久咳、哮喘來表現的就是氣喘;以皮膚乾燥、抓癢及溼疹來表現的就是異位性皮膚炎;如果是因為牛奶蛋白引起的種種過敏症狀,則稱為牛奶過敏。
      這種過敏症狀有以下幾個特點:
        (1)症狀可以持續多年
        (2)發作頻緊
        (3)可能影饗生活及學習狀況
        (4)牛奶過敏厲害時,會影響生長和發育
        (5)氣喘嚴重時,生命會受威脅
        (6)黑眼圈

*所以面對過敏疾病,加以有效的預防、控制與治療,是相當迫切的課題。
  過敏體質和遺傳有關:根據統計,父母親之一有過敏性疾病,其子女中約三分之一會發生過敏性疾病;而父母親二者都有過敏病的,其子女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機會發生過敏性疾病。更就氣喘而言,氣喘病童在二等親當中,可以問出同樣有氣喘病的機會大約有30%。就過敏性鼻炎而言,則有50%的機會可以在家族中問出同樣的疾病。所以說兒童過敏病與體質關係相當密切。

*有過敏家族史的父母,最關心的是到底有無方法可以「根本預防」生出過敏兒?
  如何使過敏高危險群父母不要生下過敏兒,一直是過敏學者有興趣而且常有爭議的研究課題。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觀念是:如果是過敏高危險群母親,應從懷孕的第七週開始避免接觸環境中(包括空氣及食物)的重要過敏原或非過敏原的刺激困素,而且嬰兒出生後也接受環境控制,則將來發生過敏疾病的機會比較低,或比較晚發病,或發病的症狀比較輕微。研究也顯示,過敏高危險群嬰兒,如果從出生時起,以母乳或水解蛋白配方奶粉餵食,以減少嬰兒早期接觸牛奶蛋白,則在周歲內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機會和嚴重度,都比餵食一般配方奶粉者低。

*所以目前針對過敏高危險群孕婦及嬰幼兒,我們有以下建議:
一、孕婦從懷孕後第七週開始,即應避免接觸空氣中的致病困素。包括塵、花粉、黴菌、香煙及二手煙。
二、嬰兒出生之後,應以母乳或水解蛋白配方奶粉餵食至少六個月。
三、幼兒六個月之內不必添加副食品。六個月後副食品之添加,需留前述易致過敏食物是否引起過敏症狀,或根本予以避免。
四、嬰兒亦接受良好的環境控制,尤其是避免二手煙及塵。

  在預防醫學日益蓬勃的今天,如何預防生下過敏寶寶,是所有為人父母都必須注意的課題。總而言之,「預防勝於治療」才是面對嬰幼兒過敏的正確態。


            ~本文由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授權提供~
                 ~請勿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