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把握冬季「三九天」 中醫「三九貼」袪病效果好

分享到
夏天「三伏貼」、冬天「三九貼」,相傳已久,是中醫利用中國節氣在一年之中最熱和最冷的兩個時段,治療慢性虛寒疾病或是抑制疾病復發相當有效的方法。

「三伏貼」是在一年裡最炎熱的三天,也就是所謂的「三伏天」,在病人背部特定穴位貼上溫熱藥物進行治療;「三九貼」則是在一年裡最寒冷的三天,也就是所謂的「三九天」,進行同樣方式的治療。

「三九天」的算法,是指冬至後的三個九天。今年冬至是12月22日,以此推算,今年的「三九天」便是12月31日及明年的1月9日、1月18日。

傳統上認為「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三天,此時人體的陽氣內斂,氣血運行緩慢,體質虛弱、陽氣不足的患者很容易發病。「三九貼」則是利用溫熱藥物(如白芥子、細辛等)刺激病人的穴位,以振奮人體陽氣,進而驅散體內陰寒之氣,達到治療慢性虛寒疾病或是抑制其復發的目的。

特別是對好發於秋冬、受風寒會加重的症狀,例如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咳嗽、反覆感冒等,在冬至到「三九天」這段時間,每7~10天穴敷3~4次,透過溫熱身體的方式,症狀將可逐漸改善。對於不喜歡吃藥的患者而言,這種外敷法非常適合,症狀嚴重者還可再配合「三伏貼」或內服藥以加強療效。

施行「三九貼」敷貼,可能會產生局部的輕微灼熱、灼刺感,其次是淡褐色的色素沉澱。至於敷貼時間長短,則必須視病患個別狀況評估,一般成年人約2~4小時,三歲以上兒童約1~2小時。若敷貼過久或特殊體質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起泡滲水等灼傷反應,應即取下敷貼藥物以濕毛巾輕輕擦拭殘存藥物,再擦燙傷藥膏。

敷貼期間盡量不要吃生冷、烤炸辣食物、菸酒以及「發物」如蝦蟹、韭菜、芹菜、竹筍、芒果等。另外,「三九貼」敷貼當天要注意保暖,盡量避免冷風吹到貼敷部位,以免降低療效或產生皮膚灼傷不良反應。

臨床上「三九貼」敷貼效果最好的還是以呼吸系統疾病為主,例如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咳嗽、反覆感冒以及相關聯的異位性皮膚炎等疾患。

一般而言,連續敷貼三年可以顯著的改善並預防此類疾病的發作頻率與嚴重程度。

不過並非任何人都適合接受「三九貼」治療,例如燥熱體質、急性感染病發熱期的患者,以及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接觸性皮炎患者;或是貼敷區皮膚有潰爛、三歲以下幼兒及妊娠期婦女等都不太適合。